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46385
大小:10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2
《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会办字〔2016〕47号━━━━━━━━━━━━━━━━━━━━★━━━━━━━━━━━━━━━━━━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会昌工业园区创新升级的意见》的通知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关于推进会昌工业园区创新升级的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3日—8—关于推进会昌工业园区创新升级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战略部署,发挥
2、工业园区在主攻工业中的主平台作用,现就推进会昌工业园区创新升级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主攻工业战略部署,创新发展方式,围绕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用地集约、要素集合,推动工业园区向产城融合新城和智能化、生态化、服务化的“一城三化”转变,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单位面积产出和产业集中度“三个提升”,实现工业园区规模总量和质量效益的跨越发展。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8年,会昌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二)产业目标。着力培育壮大氟盐化工、食品药品轻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
3、3个产业集群,到2018年,力争氟盐化工产业集群、食品药品轻工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50亿元、40亿元、30亿元。(三)效益目标。到2018年,会昌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力争达到300万元∕亩,亩均税收力争达到10万元∕亩;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的比重提高到90%。—8—三、主要任务(一)创新发展方式,打造产业集群实现创新升级1.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集中培育氟盐化工产业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台商创业基地集中培育食品药品轻工
4、产业集群,其中氟盐化工产业为园区首位发展产业。编制和完善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措施和扶持政策。2.促进产业集聚。强化招商引资,根据产业布局,按照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资源节约的原则,重点引进与特色产业集群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对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新引进的世界500强或国内500强龙头企业,由县财政予以奖励。建立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扶持资金,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市级扶持资金支持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继续实施企业发展奖励政策,每年对符合纳税贡献奖的企业进行奖励。3.推进“一城三化”建设。
5、—8—推进产城融合工业新城建设,工业园区要配套综合用地,结合保障房、公租房等政策措施,建设一批交通、教育、医疗、购物、文体等配套设施,打造生产生活无缝衔接、产城融合的新型社区。推进园区智能化建设,加快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园区管理信息化全覆盖;全面推进科技入园入企,支持工业园区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园区创建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标杆企业。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大力实施循环化改造,发展绿色制造业;支持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园
6、区等绿色园区;制定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园区内绿色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园区服务化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二)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企业集聚实现创新升级。1.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工业园区要树立“创新+”理念,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即“十三五”期间力争建设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载体,培养1个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2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培养10家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科技对工业经济的推动引
7、领作用。建立严格有效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2.提升发展支撑水平。—8—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由专业管理服务机构运营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新建省级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强化现代物流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物流园区,增强集成配送、仓储加工、展示交易、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人和人力资源公司作用,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加快会昌职校二期工程建设,鼓励支持职校与园区企业共建生产实训
8、基地,实现培训和就业同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3.加强区间协作。鼓励会昌工业园区与其它县工业园区、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围绕首位产业氟盐化工产业,建立和完善产品互补、相互依存、循环联系的产业链条,引导关联企业相对集聚,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完整度,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三)创新用地方式,强化用地集约实现创新升级1.保障用地供应。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向工业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