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

ID:13424455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2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期考试卷 a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题型:一、概念题(20分);二、简答题(30分);三、论述题(50分)。一、概念题:1.物理模型建立在分析现象与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2.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应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等方法,用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4.系统功能性系统为执行某方面的任务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及其方便组合的程度。5.系统结构性指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它是系统得以存在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内在根据。6.信息以适合于通信、

2、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7.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8.信息交合法信息交合法是一种在信息交合中进行创新的思维技巧,即把物体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个要素,然后把这种物体与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相关的用途进行要素分解,把两种信息要素用坐标法连成信息标X轴与Y轴,两轴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每个轴上各点的信息可以依次与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9自然科学观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

3、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的哲学思考。10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借助其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从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法。11综摄法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12组合法即按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技术因素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新功能的新产品

4、、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的创造发明方法。8二、简答题1简述“可操作性”的涵义及其科学意义。行为是可操作性的外在表现,是可操作性的功能表示。可操作性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平台。人类通过行为与外界取得交流,通过行为对外界进行改造。可操作性可分成最基本的两类:一是处于无意识控制的生理性内容,比如呼吸心跳等。二是可以加以学习的部分,就是心理学中常称为技能的部分。在社会中,技能是个体生存的基础。不同技能之间可以融合。对于每个个体,肢体的可操作性范围总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学会利用外在的工具来促进技能之间的融合。利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用最简单地手的操作即可完成多种功能(如

5、电脑操作),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2简述“可证伪性”的含义及其科学意义。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说科学系统必须具备被经验反驳的可能性。科学方法是尝试反驳的方法。世界在变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变动。可证伪性的意义在于,既然理论不是“无限正确”的,其区别于非科学的就是它的证伪能力。这内在的保证了理论具有失效的检测方式,保证了科学理论能在必要时自我删汰。即没有一个绝对的、静止的、与人无关的实在本体基础供人类建立起可以高枕无忧没有疑惑的理论体系。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

6、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第二,证伪主义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和教条。如果坚持实证主义,那么一旦出现与理论相悖的经验,人们便会做出特殊的设定或限制以使得理论能满足经验。但实际上这样的设定往往是极不科学的。证伪主义使人们相信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被随时证伪。3简述安乐死与科技发展中的人文观念的关系。安乐死意思是无痛苦的、幸福的死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为结束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在关于安乐死的伦理争执中存在两种分歧:一种观点坚持反对

7、安乐死,理由在于:安乐死的行为或许是出于病人的意愿,但在痛苦、精神压力下,病人做出的决定并非是理智的;病人家属或医生可能为了获得某些个人利益而利用安乐死谋害病人;安乐死可能使医生放弃挽救病人生命的努力,也有辱于医学的内在本质与使命。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安乐死,其理由有:安乐死可以免除病人的痛苦;可以免去大额的医疗费用;安乐死是人的自主性的最终体现,人们有权控制自己的生命。人们普遍同意安乐死的观点,认为垂危病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主动选择结束病痛,坦然选择死亡的表现,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