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90313
大小:11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精华版]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适应县城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特编制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是县城绿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及个人一切相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需对本规划进行修改时,必须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第三条规划范围县城城区规划区界定范围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4、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5、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6、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784号);7、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20号)8、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成[2005]43号);9、建设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通知》(建城函[2006]4号)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J185-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建成[2000]192号);12、建设部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成[2002]240号);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通知》(建成[2002]249号);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6、《公园设计规范》(GJJ48—92);第六条规划原则1.总体协调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远近结合原则:县城建设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首先应确立远景目标,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分期建设计划,做到远近结合,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4、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生态优先。
4、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增加县城绿量,完善县城绿色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5、人本性原则:一切从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市民的实际生活、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探索适合县城特点的游憩绿地体系,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真正服务于民。6、特色性原则:根据县城性质及功能结构,建设特色鲜明的县城绿地体系、绿地布局充分考虑县城特点,正确处理县城绿地建设与工业发展的协调关系,挖掘区域文化特征。7、系统性原则:体现系统性原则,完善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合理分布各类园林绿地,增强绿地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8、可持续原则:确定合
5、理的发展时序,从县城的发展需求出发,高瞻远瞩,提出长远发展目标,科学地制定分期规划,兼顾规划的超前性和弹性,保证县城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8第七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第八条县城规模2010年,县城人口控制7.4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7.1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县城人口控制在8.6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8.8平方公里以内。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九条规划目标将建设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花成簇、绿成片、树成景,与建筑群形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园
6、林城市。第十条规划指标体系l近期建成区绿地率≥38.6%,绿化覆盖率≥44.3%,远期建成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5%。l≥95%的道路进行绿化,主干道绿化覆盖率≥30%,次干道绿化覆盖率≥25%。县城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面积的20%。l县城各单位庭院绿化,市级以上的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占60%以上,其中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l县城公园布局合理,达到居住生活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l县城规划公厕平均每万人3座以上,且设有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7、%以上,污水处理率达65%以上。l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的2%~3%。第三章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一条县域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1、引入广义绿地系统概念,建设、管理好城市绿地,保护、控制好建成区外围的生态绿地,维护和扩大专用绿地,使它们共同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作用。2、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地建设布局合理、形式丰富的绿地系统。3、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载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精神文明水平,积极创建园林城市、滨水城市和生态城市。第十
8、二条县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1、加强城镇、水系、厂矿企业、道路等的点、线、面结合,构建县域大环境绿化的主体框架,营造县域生态大环境、城乡一体大园林。2、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县域生态大环境质量。3、积极鼓励林果业的投资发展,营建大面积的经济林,以此补充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