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63529
大小:5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2
《嘉兴秀洲生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嘉兴秀洲生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秀洲生态发〔2012〕11号关于印发嘉兴市秀洲区防灾减灾行动方案的通知秀洲生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现将《嘉兴市秀洲区防灾减灾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嘉兴秀洲生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3—嘉兴市秀洲区防灾减灾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的通知》(浙委办〔2011〕42
2、号)、《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嘉委〔2010〕19号)、《关于印发<嘉兴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的通知》(嘉委办〔2011〕40号)和《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秀洲委〔2010〕24号)等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以“生态区”建设为载体,统筹处理各类自然灾害,综合利用各项资源。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3、的方针,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努力依靠健全法制、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全社会力量,着力推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灾减灾的根本,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水平,规范有序地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13—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重视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努力推进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4、——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突出问题。合理安排重点防御工程建设,实现综合减灾的目标。——预防为主,协同推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监测预警预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协同推进灾害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依法防灾,科学应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科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合理制定灾害防御规划与方案,科学组织灾害防御工作。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
5、升。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加强,城乡基层灾害设防水平显著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普及,抗风险的能力大大提升。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影响明显降低,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健全组织。区建立减灾委员会,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核应急等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建成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减灾救灾装备和避灾安置场所、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效、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6、。———13—提高能力。到2015年,建成以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建成以王江泾省级示范小城市为核心的城镇防洪工程(城北圩区);建成我区最大的圩区工程—王凝圩区工程;平原和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易灾地区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水平。灾害快速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大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机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健全,灾害救援应急预案完善。广泛开展宣传,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镇(街道)、村(社区)建设,统筹地质灾
7、害群测群防监测员、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灾害信息员等专业队伍建设,培训城乡灾害信息员等100名。——加强预警。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覆盖全区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核与辐射等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基本完善。加强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开展典型生态系统跟踪监测试点。加强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重大生物灾害防控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灾害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灾害监测覆盖到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降低风险。各级都必须编制完成防灾减灾的工
8、作预案,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在土地、自然资源使用、能源供应、城乡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千方百计降低灾害风险。——减少损失。到2015年,城镇和区域防洪排涝工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