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57835
大小:12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2
《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生长条件与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絮凝剂(MBF7)的生长条件与应用研究 在近年的应用里,有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的实例,其中多数为化学絮凝剂,最常用的无机絮凝剂主要为铝盐,它具有投药少,沉降速度快,除浊度好的优点[1]。但因为铝盐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老年痴呆症,而且沉淀物无法回收利用。而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相比于第一和第二代絮凝剂,有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沉淀物可回收利用等优点[2,3],近年受到人民的广泛关注。成文等[4]从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
2、青霉(Penicilliumsp.),属于对称二轮青霉组,质地多为绒状,也有絮状,表面初为灰蓝色、蓝绿色,中间有淡黄色带,老后渐为灰绿色、暗灰色;背后为红棕色、深紫色和深褐色,色泽渗入培养基。该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称为MBF7。 微生物絮凝剂就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提取、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包括糖蛋白、多糖、纤维素、蛋白质和DNA等[5]。不同的絮凝剂产生菌产生絮凝剂的条件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值、通气速度等[6]
3、。微生物的絮凝作用实际是由微生物所合成或分泌的高分子有机物质来实现的[7,8.9]。 由于影响微生物产生絮凝剂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测定微生物在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MBF7对废水的絮凝作用来探讨对微生物絮凝剂的产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得到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另外由于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范围很广,不同生长条件的微生物絮凝剂,其应用范围也不同。为了探讨微生物絮凝剂(MBF7)的应用前景,本人利用微生物絮凝剂MBF7处理餐厅废水、印染废水、淀粉废水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
4、法:1.1、菌种:为属于青霉的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产生的絮凝剂称作MBF7。1.2、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PDAmedium(g/L):葡萄糖20.0g,尿素0.5g,酵母膏2.0g,KH2PO42.0g,K2HPO45.0g,NaCl0.1g,(NH4)2SO40.2g,水1000ml,调节pH为7.5~8.5。蔡氏培养基CzapekAgar(g/L):蔗糖30.0g,KCl0.5g,K2HPO41.0g,MgSO4.7H2O0.5g,NaNO33.0g, FeSO40.01g,水1000ml
5、,调节pH为7.0。1.3、供试水样:餐厅废水:广州某酒楼排放的餐厅废水,原水浊度为125.6。印染废水:广州某丝绸印染厂废水,原水色度为34.5。淀粉废水:广州市某厂发酵车间排放的废水,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此处,简称为淀粉废水。原水浊度为226.0。1.4、设备与器具:器具:酒精灯、接种环、锥形瓶设备:高压灭菌锅、净化操作台、恒温振荡器、磁力搅拌器、混凝实验搅拌器、浊度仪、752分光光度计1.5、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把絮凝剂产生菌的绿色孢子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里,放进恒温震荡培养器中培养,温度
6、为30℃,振荡频率为150r/min~200r/min,培养5天。取滤液,即为本实验用微生物絮凝剂(MBF7)。1.6、混凝实验: 在装有1L淀粉废水的量杯中,先后加入5.0ml10%的CaCl2和适量的微生物絮凝剂(一般为20ml),调节所需pH值(一般为8.0)。在设定搅拌程序下进行混凝实验。静置20min,分别用浊度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的浊度和OD550nm。同样做空白实验。1.7、最佳搅拌速度的确定: 在确定最佳pH和最佳投药量基础上,按设定搅拌程序进行混凝实验。设定程序为:表1 搅
7、拌程序的设置Table1 Thesettingofmixtureprocedure搅拌程序Mixtureprocedure转 速Rotaryspeed01400r/30s→60r/3min02600r/20s→200/1min30s→60r/3min03600r/20s→400r/20s→200/1min30s→100r/2min→60r/3min06600r/20s→400r/20s→140/1min30s→70r/2min→30r/3min静沉20min后抽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或色度。
8、 注:在培养基的比较中,用程序06,餐厅和印染废水用前三个程序。1.8、AL2(SO4)3的絮凝沉淀实验: 将废水的pH值调至8,经磁力搅拌器的初试实验后,每1L的废水中投加量为10%的AL2(SO4)36ml。利用确定的最佳搅拌速度进行试验,静沉20min测定其浊度。从而和MBF7号生物絮凝剂进行比较。1.9、指标分析方法:a、絮凝率:浊度(絮凝率)去除率(%)=(A-B)/A×100A:空白实验上清液的OD550nm或浊度。B:微生物絮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