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56920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中外会计准则比较)——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课题,对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在学术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或者“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关键字】:盈余管理,会计学,风险在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它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和个人谋利益,通过使用会计的和非会计的手段,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
2、的操作性行为。对于盈余管理的含义,产生条件及动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未来发展方向都是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依据目前国内外的会计学研究和两个权威性定义了解到盈余管理具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包括企业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盈余管理具有可靠性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
3、他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模型中,人们常常事先设定一套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事实上,无论是管理契约还是报告规则都面临随着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而变化的压力。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众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
4、,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都是使用未来适用法,这就使得企业通过固定资产变更改变费用分配,调整绩效达到利益最大化。“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中外会计准则比较)——文献综述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由于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选择余地并且可以变更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此获取利益。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为盈余管理拓开空间,新准则有条件
5、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属性,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现阶段我国并不完全具备采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并且资产评估市场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认显然很难公允。其次,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途径。再次,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局限性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及新准则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提供可能新准则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属性,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为企业
6、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 “盈余管理的动因有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动因是获取私人利益。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想使各自的获益最大化。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管理报酬契约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由于利润最大化促成了盈余管理的发展。“董事会成员绝大部分是内部经理人员,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所占的比重过低。这就使得经理人员在公司的经营决策、利润分配、聘任或解聘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可以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公司经理
7、操纵利润,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所以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合理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提出了应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建设;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尽量避免和减少政府干预;积极发挥相关媒体的作用;提高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报表阅读分析能力等综合治理盈余管理的建议。所以要减少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清除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中外会计准则比较)——文献综述在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企业能否成功发行股票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投资者偏好等因素。
8、政府更多的是充分服务与裁制角色,维护交易的诚信、公平、公开、公正。如前所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诱发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应付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而它之所以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发因素,原因就在于市场监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