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43037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案例超大规模集团管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中对“简书”的记载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也就是今天中国邮政的雏形。中国邮政的悠久历史除了赋予它极高的民众认可以外,还让中国邮政成为古老、落后的代名词。为此,由用友天津分公司调到北京实施项目的于洋,投入到中国邮政财务集团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中,从2007年5月就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 中国邮政财务管理的困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在原国家邮政局所属的经营性资产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于2007年1月29日改组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目前,在设备性能、覆盖范围、信息流和网络功能等方
2、面,均达到了世界邮政领域先进水平。邮政信息化正由应用系统建设阶段向信息系统安全、经营管理分析的更高阶段过渡。 为了这个项目,双方的准备时间都很长,中国邮政方面从2005年底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在于洋到来之前,她的同事已经为此项目做了全方位的准备工作,2007年5月项目开始建设,令双方欣慰的是,2007年9月底项目一期已经基本完成上线,已经上线运行的系统一期完成了会计核算和报表的功能。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财务核算效率低,财务监控体制不健全,财务决策支持手段落后,无法支持
3、跨平台的应用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财务业务无法实现协同处理,无法满足集团财务集中、实时管理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要,无法对集团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邮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业务信息化,落后的财务信息化手段,必然严重制约整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又是核心,邮政在业务信息化之后,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邮政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成为邮政企业管理的关键。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洋来讲,这个项目的压力不言而喻,中国邮政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用户数达到八九千人、并发量一天能达到三千多。而且就算集团企业,好多用的还不
4、是全国式的数据集中,都是分布集中,他们是集中在全国数据中心。为此,中国邮政方面戏称他们是超大规模的集中应用。“这个项目的压力是很大,我的同事甚至为此不眠不休的连续奋战好几天,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完成了任务。”这一系统的应用价值总结来看,可以分为五点:实现会计核算数据全国大集中—财务信息集成与共享;实现全国内部往来协同管理—内部价值链优化与整合;通过辅助实现责任重心损益核算管理—奠定绩效管理的基础;实现绩效考核—有效支撑中国邮政精细化管理;实现全国会计报表自动生成—提高整个集团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 中国邮政方面对这个系统的期许是
5、很大的,希望最终的财务管理职能可以大部分纳入这个系统,也就是要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的提升,实现信息化。他们期许能通过这一系统解决中国邮政财务管理中遇到的财务核算、财务管控和绩效评价的三大问题。 在于洋和她的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国邮政财务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统一管理、分层应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当然,对于中国邮政方面一直强调的功能扩展、后期维护、运行是否高效稳定的要求也给客户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期主要实现了会计数据全国大集中、报表统一自动生成、财务数据共享、远程检查监控、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报表直接从帐内取数自动生成、内
6、部往来协同、责任中心核算等功能,全面提高了邮政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焦点:需求和效率的平衡 每周于洋和她的同事都会和中国邮政方面的负责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实践的效果。对于这个系统的实施情况,中国邮政方面是比较满意的,起初他们也曾经担心过系统效率和需求的问题。 “因为这个系统是超大规模的集中应用,全国同时在线的并发人数太多了,所以系统应用的效率是一个问题。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一些节点很慢,现在逐步优化,逐步解决了。所以我们的压力主要在这方面,因为会计系统和其他系统可能不一样,会计系统要求到月底有截止日期,要几号
7、结账,几号出报表都是固定的,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所以,刚上系统的时候,我们每个月到月底的时候,都会有几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前期会多少有点这样的情况,最近两个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我们这个系统最大的风险点就是在这里,就是如何平衡需求和效率还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之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财务部管理会计处处长胡尔纲为我们阐述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于洋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上传下达,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对方业务上的需求,但是如果对方的某个需求应用起来很麻烦,或者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就要调整对方的需求,以达到系
8、统的稳定。 不过让双方都满意的是,目前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效率也基本达到了中国邮政的预想目标。当然,中国邮政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来配合于洋他们的工作,比方说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优化上。 信息化规范管理 对胡尔纲来说,这套系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很快就体会到了这个系统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