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

ID:13329614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_第1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_第2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_第3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_第4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写作策略研究窦红平(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作者简介:窦红平(1973-),男,安徽无为人,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摘要:本文对申论写作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重点从“阅读资料——概括要点——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环节论述了申论写作的一些策略。关键词:申论;资料;写作“申论”自2000年2月18日,中央、国家机关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中首次采用了“申论”的形式以来,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招录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之中,是笔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并成为当今中国

2、竞争最激烈、应用较广泛的考试形式之一,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在本文将从申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写作策略等方面作些探讨,以求教大方之家。一、申论写作的内涵及其特征(一)“申论”概念的界定“申论”一词,不是当今写作理论中的习惯用语,它出自《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此大纲里说:“本次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大纲还对《申论》的考试内容及结构、作答要求等作了说明。至于《申论》是什么,既没下定义,也

3、没有作诠释说明。笔者认为,只有从“名”、“实”之辨入手,理清其渊源流变,才能把握“申论”的文体特点,并找准其写作教学“教”与“学”两方面的门径。就“申论”考试的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西汉的“策试”。据史料记载,汉文帝曾两次下诏,命令各地举荐贤良之士,并且采“策问”的方式亲自考察被举荐者对当前政务的见解,应试者作出的书面回答即是“对策”。当然,不同社会制度下考试性质和考试目的是不相同的,但对策与申论的功能职责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即:都是国家政权机构选拔人才的考试文体,都注重经国济世的时务考察,都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验。就

4、“申论”字面的含义而言,“申论”差不多是一个同义缩写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与“论”的关系密切,但又有不同。在古代,与“申”有关的文体是“申文”,即下级呈给长官的文书。《清会典事例·吏部·书吏》中有:“试期定于每年八月。考试申文、告示各一道,论文义优劣、分别等第。”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申述(说)、引申;二是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拓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论”的含义较多,主要有二:一是议、议论。《说文》:“论,议也。”段玉裁注:“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二是含

5、有深思、谋虑的意思。《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郑玄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安徽省人事考试院编.申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参考文献:[1]张喜洋.关于“申论”写作的几点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4).[2]陈妙云.《申论》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6(3).[3]安徽省人事考试院编.申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编委会.申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5]宋俊华等.应用写作学教程[M].广州

6、: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6]陈统.申论写作热点素材100例详解[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联系方式:邮政编码:238000通信地址:巢湖职业技术学院窦红平电子信箱:dhpch@163.com手机:(0)13966359936我们认为,“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申论”就是一种要求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作出相应的说明、申述,并由此发表见解,提出方案对策,进行论证的应用文体。它主要用于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6(二)申论写作的特征在申论写作中,“申”是“论”的前提和

7、基础,“论”是“申”的目的和归结。作为一种新文体,结合近几年来部分《申论》试题,可以研究出《申论》写作的一些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与传统的作文考试写作特征比较而言的。传统的作文考试,一般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作文题目或者材料展开论述,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性去立论选材,尽情地放言宏论。它侧重考查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却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申论》写作一般在强调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更侧重于对考生发现问题的

8、实际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对考生极富挑战性,利于考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申论写作要求考生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全面考查了考生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因此,考生应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尤其是当年热点话题或影响深远的事件,做到与日俱增。其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