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

ID:13315013

大小:1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_第1页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_第2页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_第3页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_第4页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_论证、探讨能力训练专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专题6:论证、探讨类1、(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

2、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3.(2009高考上海单科)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3分)(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2分)5用心爱心专心4.(2009高考江苏单科)(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

3、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

4、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

5、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问题:(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5用心爱心专心6.(2009高考四川文综)(32分)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材料二(唐太宗大历)十

6、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材料三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

7、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措施:增收捐税(2分)。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影响:加速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