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08316
大小:48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1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熟练掌握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地方时的计算、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变化的判读。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3.速度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昼夜半球b.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为⑨____线。(2)昼夜交替a.成因:地球的
2、⑩______。b.周期:1个⑪________。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2)地方时(3)时区与区时a.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b.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期界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____偏,南半球向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问题思考】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3、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 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 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 探究点一 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如果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有,其周期大约是多长? (2)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
4、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①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__经线,乙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弧。②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③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是________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应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原因,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范围________(大、小)。【反思归纳】1.晨昏线(圈)的特
5、点: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____;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________;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介于66°34′和90°之间。2.晨昏线与地方时的关系: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____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探究点二 时间计算 (2010·湖北联考)读“世界地图”,回答下面问题。(1)若AB为昏线,则乙地的地方时为____月____日____时,H地的区时为_____月____日____时,国际标准时为__
6、__月____日____时。(2)若DF为晨线,则东半球内属于22日的范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3)当我国2011年新年钟声敲响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已进入2011年的是____。【反思归纳】1.求地方时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____,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________。2.地方时计算(1)同时发生: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________×4分钟(2)移动情况: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________×4分钟+行程时间3.区时计算(1)同时发生:所求区时=已知区时±___
7、_____(2)移动情况:所求区时=已知区时±__________+行程时间4.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条是自然变更的________。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11·武汉期末)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
8、,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3.(2009·辽宁、宁夏文综)南极中山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