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

ID:13305812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_第1页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_第2页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_第3页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_第4页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失血性休克以及机体代偿王小雨,王希振,彭雯,戴楠,夏雨,徐凯,周冰荣【摘要】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后出现的,以组织微循环血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结构损害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本文将从微循环变化特点讨论失血性休克时的发生机制,机体代偿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机体代偿1.失血性休克发病机

2、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型休克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根据微循环变化特点,一般可将休克病程分为三期:代偿期、失代偿期、难治期。1.1休克代偿期(compensatorystage)休克代偿期为休克早期,又叫微循环痉挛期或缺血性缺氧期。1.1.1微循环改变特点此期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收缩引起痉挛

3、,血管口径明显变小,但各自收缩的程度不一致,其中以前阻力增加显著。因此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大于后阻力。1.1.2组织灌流情况少灌少流、灌少于流1.1.3发生机制由于此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导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1.1.4代偿表现1.1.4.1自身输血休克代偿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肝脾储血库收缩,血管床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这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的“第一道防线”。1.1.4.2自身输液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4、比微静脉收缩强度要大,前阻力大于后阻力,致使毛细血管流体静力压下降,大量组织液从组织间隙回收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这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经研究表明,中度失血的病例,毛细血管再充盈量每小时达50~120ml,成人最多可有1500ml的组织液进入血液。代偿后可导致血液稀释,血细胞压积下降。1.1.4.3血液重分布由于不同器官血管对儿茶酚胺增多的反应性不一致。其中皮肤、腹腔内脏、骨骼肌以及肾脏血管的α受体分布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此处血管明显收缩。而冠状动脉和脑动脉α受体分

5、布较少,血管口径则无明显改变,因而心、脑血流量能维持正常或增高,微血管灌流量稳定在一定水平。这种不同器官微循环反应的差异性,导致了血液的重新分布。血液重分布,虽以牺牲皮肤、腹腔内脏等器官的血液供应为代价,建立在非生命器官微循环缺血缺氧的基础上,但保证了心、脑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因此对机体有一定的代偿意义。1.2休克失代偿期(decompensatorystage)即休克第二期,又叫休克期或微循环淤滞期或淤血性缺氧期。1.2.1微循环改变特点此期小血管痉挛较休克代偿期明显减轻,血管口径明显变大,毛细血管前

6、括约肌出现明显扩张现象,但由于大量的白细胞粘附于微静脉,增加了微循环流出通路的血流阻力,导致毛细血管后阻力显著增加,因此此期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1.2.2组织灌流情况灌而少流、灌大于流1.2.3失代偿原因1.2.3.1真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此期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在各内脏器官中,造成循环血量锐减,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和血压进行性下降,机体失代偿。1.2.3.2毛细血管流体静力压增加由于此期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不但自身输液停止,而且有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中,造成回心血

7、量进一步减少。1.2.3.3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期由于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使组胺、激肽等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大量血浆外渗致使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上升,红细胞、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增加。1.2.3.4组织间隙亲水性增加1.2.4失代偿后果1.2.4.1回心血量急剧减少1.2.4.2自身输液停止1.2.4.3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1.3休克难治期(refractorystage)即休克晚期,又叫微循环衰竭期或不可逆性休克期。1.3.1微循环改变特点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

8、放,微循环中可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1.3.2组织灌流特点不灌不流示意图见图表一1.临床表现1.1休克代偿期病人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加快,脉压减小,尿量减少,烦躁不安2.2休克失代偿期病人表现为血压和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少尿甚至无尿,皮肤粘膜紫绀或出现花斑,患者表情淡漠,甚至昏迷。2.3休克难治期2.3.1循环衰竭病人出现进行性顽固性低血压,升压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