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干旱的影响与减灾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发生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我国的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持续性特征:#$%地域性。
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旱灾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黄淮海地区发生大旱的频率最高,尤其是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年降水量偏小,且降水变率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季节性。我国属大陆季风气候,逐年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降水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干旱的多发季节大不相同,不同地区干旱出现的时间差异也很大。北方地区基本上是“十年九旱”,发生冬春连旱或春旱的概率最大,并且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经常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热少雨,蒸发量大,夏伏旱或夏秋连旱出现频率高
3、。#’%持续性。在我国历史上,旱灾连年出现是经常发生的,只是干旱出现的季节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海滦河流域$(’")$(!’年出现持续"年的干旱。黄河流域$(’&)$(!&年出现过长达$$年之久的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发生连续!年的干旱,$*(()$*(,年发生连续’年的干旱。总的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干旱特点是: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十年九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或伏秋连旱;西南地区多冬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华南地区秋冬春常有旱情;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经常旱,特别是西北西部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
4、有农业,如果灌溉水不足,则会产生严重旱情。我国最早的旱灾记始于公元前&-(年。从那时起至$*!*年的&$++年中,发生过较大旱灾$-+(次,平均两年一次。进入&-世纪,全国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次,即$*&-、$*&,、$*&*和$*!&年。其中$*!&年的大旱波及全国,尤以黄河流域受灾最重。旱区庄稼枯死,农业无收,广大灾民以草根、树皮等充饥,仅河南一省就饿死’--万人,频于死亡边缘等待救济的灾民有$+--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抗旱减灾工作。+-多年来,国家投入巨额水利建设资金,建成各类水库,.!,万座,万亩以
5、上灌区++,-处,固定机电排灌站+-万处,配套机电井’++万眼,形成水利固定资产近’&--亿元,使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从+-年代初的&.!亿亩发展到目前的近,亿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但由于大部分耕地缺少水利设施,我国农业还不能完成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仍受干旱的困扰。据$*!*)&--$年+’年(缺$*("、$*(,和$*(*年’年的资料)的资料统计,全国年均受旱面积’.’,亿亩,其中成灾面积$.’,亿亩,平均每年因旱损失粮食$&,亿公斤。+’年中有$’年发生受旱面积超过!亿亩、成灾面积超
6、过&亿亩的重旱($*(-、$*($、$*"&、$*",、$*,(、$*,,、$*,*、$**&、$**!、$**"、$***、&---、&--$年),相当于!年发生一次重旱。中国干旱灾害影响加剧的原因及抗旱减灾中的主要问题自然地球环境及极端的气候条件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等自然因素造成了季节性、区域性的干旱灾害频繁,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等一些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因素也加剧了旱灾的危害。#$%水环境日益恶化,加剧了干旱缺水状况我国水环境恶化的突出表现是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我
7、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大量流失导致土地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加剧了河道湖泊的淤积,加大了水旱灾害的危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且仍以每年$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时,全国每年排放工业和城市污水*"+多亿吨,其中经过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只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城市污水随意排放,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目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有近*+)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的河段污染极为严重,已丧失了水体应有的功能。(*)的城市河段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8、。另外,由于用水量增加,导致一些江河流量减少甚至断流,降低了对污水的稀释能力,从而使水环境污染更为突出。#,%水资源浪费严重,减少了可用水量目前我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多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以上。由于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技术落后及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等原因,目前农业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