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ID:13290176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_第1页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_第2页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_第3页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_第4页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

2、,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

3、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勃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但就实质而言,只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完善。与赫鲁晓夫时期的大胆冲击相比较,苏联的改革进程大大延缓了。从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开始,勃列日涅夫不再用"改革"一词,而强调"完善",结果使改革逐步流于形式

4、。社会发展出现了停滞现象。3、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与改向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提出了对内坚决进行改革、对外努力缓和同其他国家关系的施政方针。在其执政期间,苏联的改革和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5年3月戈氏接任总书记到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之前。此间,戈氏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1)在思想和政治方面,主要是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2)在经济方面,鉴于苏联面临停滞的局面,戈氏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改革经济体制的新思路。(3)在对外关系方面,戈氏为谋求改革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提出了一整套"国际政治新思

5、总的来说,戈氏的改革在第一阶段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错误,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在整体上还未超出传统社会主义的范围。但进入第二阶段后,改革就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第二阶段,自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起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止。此间戈氏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执行了很多错误的方针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转向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2)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取消共产党法定的领导地位。使苏共向社会民主党方向转变。(4)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主权国家联盟制。(5)加速推行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计划。这一方针政策使得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一步步走上歧途,

6、诱发加深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全面爆发,最终导致苏联解(二)中国改革的历程1、中国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在建国之初,强调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仿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建国初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尤其是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揭批,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中国认识到必须走自己的路,开始反思和探索。1956—1966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大跃进"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很大的冲击。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

7、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活仍处在贫困状态。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正反两面的经验总结,认识到"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2、中国改革的进程中国的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