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76565
大小:1.68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安庆市七级期末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庆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温馨提示:沉着应战,细心审题,应用技巧,揣摩意图,运用学科语言,准确作答!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秦王扫六
2、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4.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如下动漫作品,广受参观者热捧,它产生的朝代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5.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
3、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历史倒退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6.“遣唐使”、“玄奘西行”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经济繁荣B.对外开放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一组大事表,这组大事可用于研究A.明太祖强化皇权B.康熙帝巩固统一C.顺治帝初定天下D.乾隆帝抵御侵略8.清朝初年的某一天,有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当时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8C.厂卫制度D.文字狱9.下列宋与辽
4、、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10.唐都长安城宏伟壮丽,城中有市、坊,“市”是A.商业区 B.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C.住宅区D.商业区和政府的官署所在地11.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12.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黑龙江流域 D.长江流域13.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背景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14.宋代是
5、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15.在下列的货币中,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是 A.圆形方孔铜钱 B.开元通宝 C.五铢钱 D.纸币交子 16.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7.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
6、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A.广东省 B.福建省C.浙江省 D.直隶省18.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19.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又名《飞天》)倾倒了无数观众。该舞蹈取材于下列哪一座艺术宝库中的壁画 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8C.秦始皇陵兵马俑 D.甘肃敦煌莫高窟20.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7、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二、组合列举(每空1分,共10分)21.写出下列信息对应的历史人物(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2)明朝中期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抗倭斗争的民族英雄是。(3)元代劳动妇女,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技术革新。22.写出下列历史名称(1)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和约,双方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银、绢等钱物,历史上称这次和约为“”。(2)1126年金军攻破汴京城,第二年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三千人被俘虏,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3)清朝前期一段时间,经济迅速恢复,国
8、力空前强盛,史称“”。23.写出下列书籍(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2)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医药学著作是《》。(3)明代科学著作《》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4)《》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10分)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