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ID:13269765

大小:4.0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21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建筑大学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11.1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意义11.2国内外技术现状51.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7第二章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82.1原材料的选择82.1.1水泥82.1.2集料92.1.3拌和水102.1.4减水剂102.1.5矿物掺合料122.1.6膨胀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142.1.7可再分散胶粉162.2配合比设计16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173.1引言173.2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性能试验及评定方法173.2.2抗压强度183.2.3抗冻性213.2.4外观质量223.3技术经济分析

2、23第四章结论24参考文献25致谢27附录一中文翻译8XX建筑大学毕业论文附录二外文原文8XX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可再分散胶粉在高性能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1.1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意义人类迈进工业社会以来,混凝土是对现代建筑发展影响最大的建筑材料。甚至可以说,离开了混凝土,现代城市文明就不可能存在。现代混凝土的应用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上个世纪初,混凝土的应用几乎就是新建筑的标志,直到今天,混凝土结构仍在现代建筑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混凝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石头、砂子和一

3、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混凝土,用于建筑伟大的罗马城和诸多神庙,甚至实现了诸如万神庙穹顶这样伟大的建筑奇迹。后因种种原因,其复杂的加工技术失传了许多世纪,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丛书中才有提到。现代意义的混凝土直到19世纪才出现,其作为一种结构材料,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可塑性而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但当时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的骨架部分被使用,因而通常被覆盖在建筑的装饰外表皮之下。20世纪初,在“装饰即是罪恶”的口号下,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建筑家,开始剥去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装饰,直接利

4、用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来追求建筑造型的可能性,这个时期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所表现的,都是混凝土材料拆模之后的原始的质朴、粗野的风格。至20世纪中叶,建筑家们逐渐把眼光从混凝土造型的可塑性转移到注重表达材料本身的特性上来。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等人的混凝土建筑,多注重混凝土材料的自身表现力,更关心材料质感通过对人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的某种心理反应所产生的精神属性。至20世纪末,清水混凝土饰面的建筑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范围甚至由公共建筑扩展到了住宅建筑中。8XX建筑大学毕

5、业论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简约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风的劲吹,混凝土的表现力受到建筑师更多的青睐,他们充分利用清水混凝土饰面表现技术的发展,创造出标新立异的新时尚。这种清水混凝土建筑,以自身裸露的健康体魄为基调,以简约的装饰作点缀,以单一的材料与色彩、简洁的空间形式构造出诗意般的内外空间,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粗犷而厚实的墙体,给人家园的安全感和稳定感;银灰色的清水混凝土饰面,勾起人们对未来的遐想,那是一种工业化、自动化、现代化和机器人时代的色彩。朴素的质感,加上光与影的巧妙运用,清冷而暖意融融,坚硬而柔情似水,成为混

6、凝土这个硬汉子在新世纪啸吟出来的“温柔的诗”。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

7、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幸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那角如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共建筑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拥有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

8、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1]。此时多为国际主义风格。最为著名的是路易·康设计的耶鲁大学英国艺术馆,美国设计大师埃罗·沙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大楼、华盛顿达拉斯国际机场候机大楼等。到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现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到了80年代,一披新奇的建筑师延续了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高技术、强调建筑结构的科学技术含量,形成了“高技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