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

ID:13266187

大小:1.44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8-07-21

上传者:U-3868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1页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2页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3页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4页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XX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批人批准人XX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XX大厦工程项目部年月日105 目录一编制意义及编制依据41.1、编制意义41.2、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52.1、工程概况52.1.1、工程总体概况52.1.2、结构设计概况52.1.3、结构楼层标高结构层高情况52.1.4、转换层不同截面梁分类情况统计表62.2、转换层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72.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82.3.1、施工要求82.3.2、设计思路92.3.3、技术保证条件10三施工计划103.1、施工进度计划103.2、材料和设备计划11四施工工艺技术114.1、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整体思路114.2、技术参数124.2.1、转换层施工通用材料技术参数124.2.2、转换层以下钢筋砼板设计荷载参数134.2.3、转换层钢筋砼墙技术参数134.2.4、转换层柱技术参数134.2.5、转换层钢筋砼板技术参数144.2.6、转换层梁技术参数144.3、工艺流程144.4、施工方法154.4.1、高大模板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和施工要求154.4.2、高大模板搭设施工及注意事项184.4.3、模板拆除施工要求224.5、高支模验收管理224.6、钢筋工程244.7、砼浇筑施工274.7.1、砼浇筑前审批274.7.2、砼浇筑顺序274.7.3、砼浇筑注意事项274.7.4、泵送砼施工及插入式振动器使用要点274.7.5、砼内控温度方法284.7.6、砼试块留置注意事项28105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85.1、组织保障285.1.1、组织机构285.1.2、安全生产责任制295.2、技术措施295.2.1、转换层模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305.2.2、转换层支撑系统施工安全防护措施305.2.3、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措施305.2.4、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305.2.5、防火安全技术措施315.2.6、塔机及机械使用安全措施315.2.7、防机械伤害安全措施315.2.8、安全管理措施315.3、应急预案325.3.1、应急救援方针325.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325.3.3、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325.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和组成325.3.5、应急救援的培训325.3.6、应急响应325.3.7、救护途中335.3.8、事故调查345.3.9、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恢复355.4、监测监控355.4.1、钢管和扣件的检验355.4.2、转换层支撑体系浇筑砼时的沉降观测35六、劳动力计划366.1、劳动力计划安排36七设计计算书387.1、转换层钢筋砼板模板计算书387.2、转换层梁模板支撑计算书507.2.1、600×1500梁支撑计算书507.2.2、900×2100梁支撑计算书687.2.3、1000×2100梁支撑计算书847.3、转换层以下钢筋砼板冲切破坏和局部受压计算书100附图一:转换层立杆及剪刀撑搭设平面布置图101附图二:转换层进度计划横道图103附图三:转换层浇筑路线图104附图四:转换层高支模变形观测点平面布置图105105 转换层施工方案一编制意义及编制依据1.1、编制意义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为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需要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本方案所涉及的部位最大集中荷载较大,故编制此安全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经庄家评审的方案进行施工1.2、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3)、贵州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4)、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8)、《泵送砼技术规程》(JGJ55-2000)(19)、《砼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20)、《大体积砼施工规范》(GB50496-2009)105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总体概况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根据已到施工图纸,本工程总体情况如下:本工程地下室为两层车库,地上31层,构架顶标高98.4米。总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左右,地下室负二层地面标高-8.7m,负一层楼面标高-4.5m,,一层,二层,三层,层高4.8m,四层为转换层,层高5.4m,转换层以下为框架结构,经转换后为框剪结构。本工程转换层采用梁式转换层,转换层承担转换5~31层所有荷载,传递至柱,再传递至筏板基础,为本工程关键结构。2.1.2、结构设计概况结构板根据图纸设计,转换层及其下结构的楼板厚度分别设计为:楼层名称板厚(mm)备注四层(转换层)180本方案考虑的作业层三层楼板12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首层支撑板二层楼板10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次层支撑板地下室顶板10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准备支撑板砼根据设计图纸:地下室顶板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30二层梁板、三层梁板采用的同等级为:C30四层(转换层)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50转换层以下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框架柱根据图纸设计,最大尺寸为1250×1250,主要柱子尺寸为1250×1250、1200×1200、1150×1150、1100×1100、1050×1050、1000×1000、1200×1100、1200×800、800×1000、800×1100、700×1000、500×800、柱子较大受力时可不考虑变形。2.1.3结构楼层标高结构层高情况105 层数标高层高负二层﹣7.85--﹣3.954.2负一层﹣3.95—﹣0.054.5一层﹣0.05—4.754.8二层4.75—9.554.8三层9.55—14.354.8转换层14.35-19.755.4五层19.75—21.953.2标准层2.92.1.4转换层不同截面梁分类情况统计表梁名称(框支梁)梁截面尺寸mm梁名称(次梁)梁截面尺寸mmKZL1750×1800ZHL-1800×1000KZL2750×1800ZHL-2800×1000KZL3800×2100ZHL-3600×1500KZL4700×2100ZHL-6600×1500KZL5700×2100ZHL-7600×1500KZL6800×2100ZHL-8400×1000KZL71000×2100ZHL-9400×1000KZL81000×2100ZHL-10500×1500KZL9900×2100ZHL-11800×1800KZL10900×2100ZHL-12500×1500KZL11700×2000ZHL-13800×1800KZL12600×1800ZHL-14800×2000KZL13800×2100ZHL-15700×1800KZL14800×2100ZHL-16600×1500KZL15700×1800ZHL-17600×1500KZL16800×2100ZHL-18600×1500KZL17700×2100ZHL-19800×1800105 KZL181000×2000ZHL-20500×1500KZL191100×2000ZHL-21500×1500KZL20700×2100ZHL-22800×2000KZL21800×2100ZHL-23400×1000KZL22700×1800KZL23800×2100KZL24800×2100注:最大净跨度8.4mKZL25700×2000与下部结构对应的情况:转换层框支梁下兼有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300×600。而转换层框次梁下只有部分有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250×500,其中部分框次梁下部无对应的结构梁,其支撑必定直接落在下层楼板上,将成为支撑设计的薄弱部位。2.2转换层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105 2.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2.3.1施工要求1.在浇捣砼前对梁、板、柱、及墙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积水。2.对模板极其支架、钢筋及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并经业主、监理及设计院验收达到图纸规范要求后方可浇捣砼。3.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3m(对梁板结构为2m;柱墙等竖向结构为3m)。4.在浇捣竖向结构(即墙或柱)砼前,应先在底部填50—105 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砼下落。5.在振捣框支柱砼时,应专门派一人用手电筒照射振捣点位,避免产生漏振部位或钢筋卡振动泵的事发生。6.在框支柱砼振捣中,应在柱底部专门派二人用钉锤敲打柱模板看是否有空响不实的部位,若存在应立即叫振动工补振或加密振点。7.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控制在前层砼凝结之前(约2小时),将次层砼浇筑完毕。8.采用振捣器捣实砼时应:(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动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吊环、等;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不小于500mm。9.采用泵送砼应符合下列规定:(1)砼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泵的泵能连续工作。(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堵塞。(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砼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堵塞。10.在砼浇捣过程中,随时观察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埋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整改。2.3.2设计思路本施工方案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符合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因在23-24轴间设置300mm的沉降缝,故该工程转换层施工分为两个流水段,即3-23轴为一个流水段,24-44轴为一个流水段。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第(三)条高大模板工程: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105 我工程转换层集中荷载预计为58KN/m,已超过上述条款,为了能保证整体稳定性,支撑架全部按高大模板工程进行计算及设置构造要求,所以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2.3.3技术保证条件1.转换层c50砼塌落度采用160-180mm,I级粉煤灰,高标号低热水泥。2.为保证大梁在砼浇捣时在柱身内无垃圾、杂物等,应在柱模底部或二次支模的中部开设清扫口,以便在砼浇捣前将柱身内垃圾、杂物等清洗干净。3.砼振动泵从柱顶往下振动,并随浇捣面逐步往顶部提升,直致浇捣到施工缝位臵或设计标高。4.第二次振捣砼时,振动泵必须插入下层砼内部少于500mm。5.板面标高控制:(1)柱四大角竖筋上设控制标高。(2)梁板中部焊接设置控制标高。6.由于浇捣砼破坏的模板及踩(压)坏的钢筋及时修复。7.清洗输送泵管的污水排放到楼板外面,禁止排入要浇捣的结构梁、板及柱、墙内。三.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1.转换层准备、放线1天2.搭设钢管脚手架,铺设梁底板10天3墙、柱钢筋直螺纹连接和电渣焊接、绑扎6天4柱墙钢筋验收1天5墙、柱模板的安装、钢管脚手架加固3天6浇筑柱墙砼1天7梁钢筋绑扎8天8.梁钢筋中间验收1天105 9梁侧模板、板底板的安装加固8天10板钢筋绑扎3天11转换层梁、板钢筋的验收1天12转换层验收提出问题的整改1天13转换层砼的浇筑2天以上各道工序施工天数均为交叉施工,转换层施工开始时间计划为:第三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第二天开始计算,实际连续施工总工期为36天。3.2材料和设备计划3.2.1.1垂直运输设备:垂直运输主要采用QTZ5510进行3.2.1.2砼施工设备:砼运输设备、砼泵送设备由砼搅拌站提供;浇筑内墙、柱主要采用固定泵浇筑,浇筑梁板时采用固定泵与汽车泵。梁板砼浇筑时,准备10根振动棒(2根直径30的振动棒,8根直径50的振动棒),准备铁滚筒2个。3.2.1.3照明设施:现场场地照明主要依靠塔吊上的两盏灯,梁板砼浇筑时应另外准备8盏碘钨灯。3.2.2材料计划:3.2.2.1钢筋:提前作好钢筋需用计划,组织钢筋进场和钢筋的进场验收、及时通知监理见证取样送检。3.2.3砼计划:3.2.3.1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因此应提前将本次砼的特殊要求告知砼搅拌站,通知砼搅拌站作好砼的试配工作。砼浇筑前,项目部应书面通知砼搅拌站本次砼的砼强度,砼的需用时间和数量,搅拌车和输送泵的数量,砼塌落度要求,砼的其它特殊要求(如需掺ZY外加剂、聚丙烯纤维等)。四、施工工艺技术4.1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整体思路105 本施工方案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符合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根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第(三)条高大模板工程: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我工程转换层集中荷载预计为58KN/m,已超过上述条款,为了能保证整体稳定性,支撑架全部按高大模板工程进行计算及设置构造要求,所以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本工程转换层属常规梁式转换层,综合考虑安全,质量,经济的要求。转换层支撑架采用普通钢管扣件脚手架,不拆除下部两层的支模架,视下部梁板为弹性体共同参与受力。即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由一、二、三层梁板及传递支模架共同承担。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转换层施工时间将会在30天左右,当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时,其下部各楼层混凝土已达到100%设计强度,因此,支模架系统设计时,可考虑拆除地下室的支模架,让二层梁板承担60%的荷载,一层、二层梁板承担100%的荷载,则一层、二层结构支模架可不必拆除,相应增加支撑来满足上部荷载要求,让下部结构梁板参与荷载承受。4.2技术参数4.2.1转换层施工通用材料技术参数4.2.1.11.模板采用915mm×1830mm×18mm九夹板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9.5×103N/mm²,抗剪强度=2.2N/mm²。2.支撑柱、墙、梁模板的小楞采用50×100mm木方,有关力学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9.5×103N/mm²,抗剪强度=1.4N/mm²3.支撑小楞的钢管采用双排48×3.5mm焊接钢管,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2.1×105N/mm²,抗弯强度=215N/mm²,抗剪强度=110N/mm²,A=489mm²,I=12.19×104mm4,W=5.08×103mm³。4.对拉螺栓采用12高强度对拉螺栓(容许拉力达到750N/mm²),螺栓外加PVC套管,经试拉其容许最大拉力N=57KN。105 4.2.2转换层以下钢筋砼板设计荷载技术参数层数板厚mm设计荷载负二层1003.5负一层1803.5一层1003.5二层1003.5三层1203.54.2.3转换层钢筋砼墙技术参数构件名称截面尺寸mm螺杆规格螺杆纵横间距木方间距墙200、250、400144502004.2.4转换层柱技术参数构件名称截面尺寸mm螺杆规格螺杆纵横间距木方间距柱500×800700×1000800×1100800×12001100×10001000×8001150×11501200×11001250×12501200×1200144002004.2.5转换层钢筋砼板技术参数105 施工部位层高板厚立杆双向间距主楞间距次楞间距转换层楼面板5.4m180mm900mm900mm200mm4.2.6转换层梁技术参数梁截面尺寸梁下立杆次楞间距根数纵距梁底梁侧800×2100750×1800800×1800700×2000900×2100700×18001100×20001000×20002+4450200200500×1500800×1000400×1000600×15002+24502002004.3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模板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支架→柱墙模板→梁模板→顶板模板→粱柱头模板→整体加固。其中各段施工工艺流程:柱模:放线→设置定位钢筋→木模板→拼装第一块→拼装第二块→背枋条→连接螺栓→背钢管→调垂直及加固;梁、板模:轴线→水平线复核→搭设支架→支梁底模→支梁侧模→支顶板模→验收4.4施工方法4.4.1高大模板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和施工要求:本次转换层施工大梁尺寸可划分为四个级别支设;所有该四种支设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皆以≤700mm为原则布置。其加撑加固设计如下:105 1、梁侧螺栓设置:当梁高为2100mm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5道;当梁高为2000mm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4道;当梁高1400~1500mm时,侧面设置对拉螺栓3道。2、梁底方木设置:当梁宽为900mm~10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5根;当梁宽度600mm~800mm时,底部设置方木不少于4根。3、底部加撑:当梁宽为1000mm时,底部加撑4根立杆;当梁宽为800mm~900mm时,底部加撑3根立杆;当梁宽为400mm、600mm、700mm时,底部加撑2根立杆。支设一:适用于梁尺寸1000×2000、1000×2100。该级别为本工程转换层最大梁,皆为框支梁,其支设要求如下:105 支设二:适用于梁尺寸900×2100、800×2100、700×1800、800×2000该支撑主要为较大的KCL,其支撑要求如下:105 支设三:适用于梁尺寸400×1000、600×1500、600×1500、700×1500该支设方案主要正对大部分KCL105 4.4.2高大模板搭设施工及注意事项1.支模架搭设105 通常情况下支模架搭设时按同轴最大柱边线300mm位置排脚,但由于本工程梁较宽,老方法站脚后造成梁底两侧立杆间距过大或根本无法站脚,通常无法满足荷载要求,故而本工程采取先排布梁底立杆,立杆距离梁侧200mm,设置扫地杆一道,画间距线,使梁侧立杆站脚,排布完各跨的梁侧立杆后由测量人员引测标高线,标高点间距不得大于6米,各点之间使用建筑线找平,之后架设第一道水平横杆,第一道水平杆可统一采用全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搭设。画好立杆间距线,将空余的立杆站脚,扣件位置应对牢上下间距线,以保证立杆垂直;板底立杆按已搭设的梁侧立杆为标准,跨内平分,且应考虑前后左右贯通,以不得超过计算间距为标准分配排布。之后上第二道横杆,第二道横杆应垂直于第一道横杆方向搭设,上好扣件,拧紧。之后搭设梁底小横杆,梁底小横杆标高必须准确,根据梁的高度进行推算,各个梁侧立杆上都应画好标高线。再搭设板底小横杆,梁底增加立杆可最后搭设。支模架布置原则:1、立杆以梁为基准,梁两侧立杆为梁侧向外加宽300mm,梁柱接头位置按柱边300mm开始排布。2、立杆施工时梁宽度方向间距不宜超过500mm,但不应小于300mm以免浪费。3、当梁交叉时,先按交叉部位梁侧300mm设置四根立杆,中部间距大于800的增加一排立杆。4、沿跨度方向立杆间距根据柱与柱或交叉梁分段后进行平分,间距区间为500~700mm,以确定排数。5、立杆步距按1.1m设置,当梁底位置超过1.5m时增加一道水平杆。6、剪刀撑按梁侧立杆设置,纵横向贯通。7、楼板模板立杆间距按0.9米设置,步距同梁步距2.立墙柱模板本工程墙柱模板多采用对拉螺栓加固,立模板前应先根据放出的边线设置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与墙柱主筋焊接牢固,端头平整,防止加固拉紧后击穿模板导致跑位。立第一块模板,相邻两个的面的第一块模板接缝应错开设置,保证柱子模板的整体性。第一块模板与地面接触的外侧地面上应订制一块模板条子,防止地面不平导致漏浆,当缝隙过大,模板条子无法全部封堵时应采用砂浆在柱模加固后填补密实。之后循序拼装上部模板。在该层施工时模板已经过周转,板上多有穿墙螺栓孔,拼装时注意孔洞的对穿,方便套设PVC套管,且减少模板的孔洞。当碰到柱子主筋而实在无法避开时,才新开螺栓孔。105 安装到上层梁底(底板)后,在模板外侧设置钢管内楞,用铁钉加铁丝固定;穿设穿墙螺栓,套好PVC套管,用线锤检查柱模板的垂直度,经垂直校正后,立即用钢管抱箍固定,拧紧高强螺帽,柱子下部1/3高位置设置双螺帽,所有加固用山型卡必须双倍设置。调整轴线位置,调整垂直度,上口安放保护层限位卡及保证钢筋间距的内撑卡。柱根部单面开设清扫口,以保证在混凝土施工前清干净木屑等杂物。柱模板支设完成上口拉通线验收。墙模板支设与柱模板雷同,但墙内侧应设置水泥撑棍以保证墙体厚度。撑棍应成梅花型布置。当墙柱模板立好后,由木工工长组织测量组就垂直度及轴线位置进行复核,偏差超过规范的及时校正。木工工长应全面检查螺帽是否拧紧。3.铺梁底板根据楼面弹设的轴线用线锤引至柱子模板上口(如模板未立,可引测在箍筋上),按梁的分中要求量取边线,选择其中一边打下铁钉(或做好记号),两头拉线确定梁底位置,线应拉紧。根据拉出的梁边线设置梁底板,梁底板配置时方木接头应错开设置。当梁底板设置好后尽快在梁底小横杆上设置定位扣件,夹紧梁底模,防止后继施工导致梁底跑模。梁底与柱接头位置方木不应空余过长,且梁底模板应压在柱子立板上,用铁钉固定。之后再次校核轴线位置,确保梁底模位置正确。梁底木楞间距应符合计算尺寸要求。当有通长次梁时,底模设置应拉通长线,现场木工工长应严格要求,避免梁底不顺直导致后续的装饰施工困难。考虑梁大,钢筋绑扎困难,梁侧模板应在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封闭,根据梁高配置梁侧面模板,侧模下口先于底模连接,用铁钉固定,根据计算间距打好螺杆孔,套PVC管,设置对拉螺栓,之后放置内外楞钢管,上山型卡,用螺帽拧紧。全面封闭前应确认梁内无垃圾,无杂物,已清理完毕。4.铺平板105 当板底钢管小横杆设置完毕后可进入平板模板铺设,先设置板底木楞,木楞间距应符合计算间距,板底木楞搭接接头应错开设置,板底木楞端头距离梁侧面150mm左右。之后计算平板尺寸,合理选择平板模板组拼方式,从板块的一侧向另一侧铺设整张的模板,最后填补空缺位置,模板接缝位置下面应有木楞,且应分中设置,接缝模板用铁钉与下部木楞钉牢,接缝应严密,当模板本身规格差异导致接缝偏大时,应采用镶贴条子板补填,当缝宽不大时可直接用胶带封堵。平板模板周边应压在梁侧、柱模板之上,便于拆模,但不得外露。柱角部缺口应方正,锯缝不得超出缺口。5.梁柱接头模板根据以往经验,梁柱接头为模板安装的关键环节,由于梁的贯穿,增加柱上口模板加固困难,通常情况下柱上口不方正,梁口模板与柱模接缝不严密漏浆或梁口部位柱子模板暴模等问题。因此,梁柱接头部位必须加强管理,柱子竖向内楞钢管必须伸至楼板下150mm位置,梁侧至柱子边范围沿高度方向照常设置穿墙螺栓,用短钢管(粗钢筋)作外楞夹紧,不得遗漏。最顶上一道抱箍设置距离梁底不得超过200mm。支撑完毕后应检查是否统角,包角模板有无内陷或突出。6.整体加固检查当上部模板基本完成后,应对支模架、梁侧、柱或部分板的薄弱模板进行加固处理。支模架加固检查:立杆间距、立杆垂直、扫地杆、横向杆、剪刀撑、扣件拧紧度、双扣件、横杆步距。梁侧模板加固检查:模板接缝、梁侧内楞间距、梁侧对拉螺栓间距、螺帽拧紧度。柱模板加固检查:模板接缝、轴线、对拉螺栓间距、抱箍步距、与梁接头部位加固。7.模板的配置竖向模板配置主要有墙柱及梁侧,根据实际情况,柱及剪力墙采用1.8厚黑面模板,梁侧采用1.8厚红面模板,其尺寸均为915×1830,从成本上看,黑面模板价格高于红面模板,但质量上黑面模板能保证观感。至梁底高度大部分为3.9m、4.4m、4.5m,施工时应合理配置模板,节省模板用量,配板时至少应该考虑两种不同尺寸构件之间的模板搭配。施工时和根据图纸尺寸先放大样分配模板布置,之后决定如何裁剪模板。严禁不经思考直接裁剪大板现象。4.4.3模板拆除施工要求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来决定。105 柱、小梁侧模应砼养护48小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框支梁底模必须同时满足不小于14天及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100%两个条件后方可拆模。板底模拟在混凝土浇筑并养护14天后拆除,但应达到设计及表3.5.1要求,考虑模板及支撑的周转,梁底模的拆除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严禁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操作人员随意拆除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违者重罚,并追究责任。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模程序一般为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模板拆除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构件拆模时砼强度结构类型跨度(m)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4.5高支模验收管理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班组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间距、步距搭设支架。2.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应组织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监理、甲方及质检安检部门验收。105 3.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整改、修正。4.模板及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必须要施工方案做到位。5.模板安装验收要求6.主控项目1)安装转换层模板及支架时,应确保下部楼层支撑已加设完毕,已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设置立杆时应尽量保持上下层对应。2)模板刷脱模油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缝处。7、一般项目1、模板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和妨碍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根据项目部要求,柱砼需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2、跨度大于4米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跨度。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企业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平仪或钢尺截面内部尺寸基础±8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4经纬仪大于5m6经纬仪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105 表面平整度42m靠尺、塞尺4.6钢筋工程4.6.1原材料进场钢筋到场后按等级、规格分类堆放,并及时取样送检,现场挂标识牌。现场收料人员应注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超过横肋高度,钢筋表面允许的其它缺陷,如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每1m弯曲度不应大于4mm。当钢筋送检结果及外观等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用在本工程主体上,特别是转换层结构。4.6.2、钢筋下料,制作根据试件送检合格后,方可下料制作,钢筋下料前料单必须经过施工员和技术负责人审核。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保护层、锚固、连接、弯折等各项要求仔细计算;箍筋的尺寸计算考虑梁筋的根数、直径、等分钢筋间距并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转换层柱子基本封顶,上部结构钢筋另外预插。由于施工时柱钢筋的连接接头位置肯定不是原先设想位置,故而封顶的柱子钢筋连接应根据现场一根一根量取,由于柱子内钢筋较多,容易混绕,应在柱子图中标示清楚为哪根钢筋下多少长料,需要单根匹配。柱子顶部采用传统方式弯锚,具体做法参见GB101-1图集做法,下料时应考虑。4.6.3、钢筋的连接本工程采用的连接方式较多,主要的连接方法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直螺纹连接,以下简要说明4.6.4、闪光对焊对焊人员的操者作必须持有证件,在上岗操作之前对其进行检测考核,合格后方才正式上岗。焊接参数的选择对焊参数数值(mm)调伸长度1.0~1.5d闪光留量8~10mm105 预热留量4~7mm顶锻留量4~6.5mm在焊接之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的铁锈、污泥等,如钢筋有弯应先截除。焊接完毕后,不能马上松开夹具,等接头变为红黑色之后才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钢筋产生弯曲。焊接好钢筋架空堆放并做好标识,同时确保焊接场地防风、防雨,以免接头发生骤然冷却,发生脆断。4.6.5、电渣压力焊对本工程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利用四台BX21000型交流弧焊机。焊接时根据钢筋直径大小选择焊接参数。焊接参数的选择规格焊接电流(A)电弧过程电压(V)电渣过程电压(V)电弧过程时间(S)电渣过程时间(S)钢筋熔化量16200~25040~4522~2714420~2518250~30015520300~35017522350~40018625400~450216外观检查:检查接头外观焊包是否饱满,有无明显烧伤痕迹,检查钢筋轴线是否偏位,偏位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d,且不得大于2mm,接头弯折处不大于4°,如出现此种情况对接头截除后予以重焊。拉伸实验:在一层中同种规格小于等于300个接头作为一批,现场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在工程中,如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如达不到要求,此批为不合格品,予以截除重新焊接。4.6.6使用要求不同工况下,丝头应满足下列使用要求:适用于标准型接头的丝头,其长度应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1P(P为螺距)以保证套筒在接头的居中位置;适用于加长型接头的丝头,其长度应大于套筒长度,以满足只转动套筒进行钢筋连接的要求。105 不同工况下,套筒应满足下列使用要求:标准型套筒应便于正常情况下连接钢筋;变径型套筒应满足不同直径钢筋的连接要求;正反丝型套筒应满足钢筋带弯头而无法旋转钢筋,只能转动套筒拧紧的部位。4.6.7材料要求钢筋:用于套丝钢筋规格应与套丝机环刀对应,钢筋直径偏差不应过大,钢筋的截面应成圆形,套丝的钢筋端部应平整,马蹄形严重的端头应切除后再套丝。套筒:购买的套筒应与丝头配套,可将套筒拧紧钢筋丝头8丝左右,再摇动套筒,如果晃动过大的应另行配套筒。4.6.8制造工艺要求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部弯曲过大的,应调直后下料。加工钢筋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有防冻措施,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GB197的要求。套筒内螺纹的公差也应符合GB197。套筒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套筒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带及精度等级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的要求。4.6.9外观质量要求丝头: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外形尺寸,包括螺纹直径及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套筒:表面无裂纹和其它缺陷;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套筒二端应加塑料保护塞。接头:接头拼接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套筒拧紧后使用力矩扳手检查。4.6.10注意事项在竖筋电渣压力焊时,如发现裂纹、偏心、弯折、咬边、未熔合、焊包不匀、气孔、烧伤、焊包下流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进行纠正或割除后重新焊接,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105 A级接头时,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采用接头时,接头的百分率不受限制;钢筋弯折点与接头端头距离不宜小于200mm;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4.7砼浇筑施工4.7.1砼浇筑前审批砼浇筑前应取得有监理,甲方签字认可的砼浇灌许可令;4.7.2砼浇筑顺序转换层砼施工安排分为两个流水段:3-23轴为一个流水段,24-44轴为一个流水段,第一个流水段从23轴往3轴方向浇筑,先浇柱、墙,再浇梁、板。第二个流水段从24-44方向浇筑,先浇柱、墙,再浇梁、板。4.7.3砼浇筑注意事项墙柱砼浇筑:泵管出口距墙柱内边要大于500mm。出料时用木挡板减缓砼冲力使砼自流和人工辅助进入模板内。由于每车砼的最前部的砼石子较多,不利于墙柱脚的砼浇筑,所以在刚开始浇筑墙柱砼时,第一段出泵管的砼必须放在挡板上,待正常砼出管时再往模板内下料,在浇筑完第一次分层砼后再加入第一段出泵管的砼。墙柱砼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第一次分层小于400mm,振捣时振动棒插点要有序移动,插点间距以(400-450)mm为宜,第一次分层砼插点间距必须小于400mm,操作时要快插慢拔,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0cm,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呈水泥浆出现,不再有气泡和砼表面不显著下沉为止,一般约为(20-30S)。钢筋密集的节点部位采取机械振捣辅以人工捣固,使节点砼密实,整体性好。楼板浇筑的虚辅厚度略大于板厚,板上布料应在2-3m范围内移动。出料口宜用挡板使砼垂直流向模板。楼梯砼浇筑:当用全封闭模板时(应在踏步模板钻3mm观察孔)应分段下料分段振捣至水泥浆从观察孔冒出即可。若在模板外振捣应延长振捣时间。高低跨部位砼浇筑:吊模处的砼浇筑应待低处砼开始初凝结前再浇筑。浇筑时应将棒插入低处砼内50mm振捣,保证接头密实。高低跨部位浇筑时先浇低处砼至底部标高上20-50mm并振捣密实停置1.0小时(砼初凝前)再继续浇高跨部位。振捣时将棒插入下层砼50mm。若高低跨结合处有砼挤出来可待高跨砼浇完后再清理多余的砼吗(在砼初凝前),清理后将低跨砼面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收光。在浇筑砼的过程中,砼工长或值班人员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砼浇筑时,应严格控制砼在板面堆积高度不超过50cm。当有突击情况而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注意施工缝留设位置和留设形状。要求将施工缝留设在板跨的1/3处,且施工缝垂直留设,拦设齐整。未浇砼处应将钢筋模板清理干净。砼浇筑同时,应将预留钢筋(墙、柱等)上水泥浆用抹布清理干净。4.7.4泵送砼施工及插入式振动器使用要点振捣器宜垂直振捣。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浇筑砼时要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宜为300-500mm。上层砼的振捣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振捣时要插入下层5cm左右。因转换层构件截面大,钢筋密集,振动棒移动困难,故振动时间控制以砼的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出现灰浆为宜。且隔20-30min后,再第二次复振。插点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但不大于500mm振捣过程中禁止以振动钢筋代替振捣砼。105 4.7.5砼内控温度方法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3.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质量5.及时保温养护6.敷设冷却循环水管7.加强温度监测4.7.6砼试块留置注意事项1.同条件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试块。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试块,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组织保障5.1.1组织机构转换层施工安全最为重要,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转换层施工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转换层施工的安全问题:主要成员如下:组长:执行经理副组长:安全组组员: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其相应系统如下:105 5.1.2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工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本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班组长、班组成人员等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2.项目对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规定检查和考核办法,并按规定期限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及兑现情况应有记录。3.项目与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架子公司、塔吊安拆维保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提出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检查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分包单位的资质与工程要求相符,在安全合同中应明确总、分包单位各自的安全职责。4.施工现场应有项目部主要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经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5.2技术措施105 5.2.1转换层模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模板施工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模板的设计资料,要审查下列项目: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手续是否齐全。2.模板设计图包括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体系、联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3.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5.2.2转换层支撑系统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平台排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坐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能大于1m。2.立杆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3.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方式。4.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允许偏差为15mm。5.满堂模板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间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5.2.3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带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褶衬与帽壳之间必须保持4cm-5cm的间隙,并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或者坠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伤头部。2.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cm以上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等。3.高出作业点的地方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外架、桥式架的操作层外侧,必须设置小孔安全网,防止人、物坠落造成事故。4.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卸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1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对施工作业内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警示。5.2.4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一.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绝缘2.屏护3.间距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保护接地2.保护接零三.其它电击预防技术1.双重绝缘2.安全电压3.电气隔离4.漏电保护105 5.2.5防火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各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3.焊、割作业“十不烧”规定5.2.6塔机及机械使用安全措施1.起重机必须满足现场吊重需要。为了保证塔机运行过程不超载,现场依据图纸组织人员施工时,塔机的端部最大起重量一定要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必须兼顾塔机覆盖区域内需求的最大的起重量是否符合塔机起重机力矩曲线图中相应值。如遇现场起重量无法准确确定时,应按最大值考虑,或考虑塔机吊重力矩增加一点的保险系数。2.塔机顶部的自由高度在满足说明书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塔机吊装的物料能够超出所施工结构最高部位外脚手架适当距离。主要避免屋面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碰撞。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距离并不是大臂与外架的距离,二十吊钩用吊索吊装的物料的下边缘与脚手架最高立杆顶部的距离。5.2.7防机械伤害安全措施1.机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转部分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性能可靠。2.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3.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的制动。4.机械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构,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露装置5.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轻易甩出的部件,应设置防松脱装置,并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6.机械设备应采取方噪音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音低于国家规定的噪音标准。7.机械设备轻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设有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持颜色鲜明,清楚,持久。8.机械设备中发生高温、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件,应有屏护措施。9.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以防止触电,同时留意方静电。10.在安装机械设备的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11.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纵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2.操纵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5.2.8安全管理措施1.抓好安全生产教育2.加强安全检查3.安全防护设计与管理4.安全防护措施5.高空作业安全防护6.消防措施7.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要求105 5.3应急预案5.3.1应急救援方针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速度、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5.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组员:生产负责人安全员各专业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值勤人员5.3.3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5.3.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和组成负责人姓名工作职责项目经理主持施工现场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安全员负责应急救援实施工作技术,质检,材料员等参与应急救援实施工作5.3.5应急救援的培训各单位要采取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和考试等方法,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应急救援人员分别培训。培训基本内容:1.报警2.疏散人员3.救援4.指挥和配合5.3.6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程序:发生人防工程施工生产事故后,立即启动人防工程施工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各级指挥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处置工作,救援行动分为预案启动、救援实施和救援终止三个阶段:  1、预案启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向现场指挥部和有关报警、急救中心报告,现场指挥部接到报警信息后,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告,市、省指挥部收到事故报警信息,立即开展应急指挥工作。105   2、救援实施:现场指挥部接到报警信息,立即组织六个职能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处置工作,并与应急保障队伍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险情继续扩大,保障临近建筑物和周围群众安全,抢救被困人员及物资。采用多种方式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和勘察,掌握事故处置的最新情况,为上级指挥部有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证事故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救援终止:市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的综合评估确认事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已经消除并对遇险人员和物资抢救完毕的情况下,向省指挥部提出终止救援的建议。省指挥部在全面分析事故救援的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后,做出应急救援工作终止的决定。  (二)灾难现状与趋势分析:人防工程施工生产事故发生后,省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抽调有关工程建设专业技术专家组成事故分析评估专家组,具体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灾难现状和发展趋势、事故损失情况、预防次生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措施等,为指挥决策机构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事故发生后,各级组织指挥机构、职能部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建立本级信息处理系统,并共享信息资源。  (四)通讯:人防部门之间采用人防专用通信频道,其他部门之间采用办公电话和手机联络。  (五)指挥和控制: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各项决策,负责指挥部内部及指挥部之间、与现场指挥部、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现场指挥部由工程施工单位具体负责组织现场救援和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六)紧急处置:应急队伍由市级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调派。  (七)救护和医疗:现场救护由现场抢险救护组与医疗机构负责。  (八)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提供。  (九)群众的安全防护: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立即组织工程现场附近的群众进行疏散。  (十)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检测与后果评估: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由纪检、监察、人防、公安、工会、建设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  (十一)新闻报道:省级指挥部门审核发布与突发事件相关的新闻报导时,协助宣传报导部门提出对外报导的口径,参与对外新闻发布工作。5.3.7救护途中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迅速抢救伤员。2.要即时将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防止事故的扩大,同时在现场采取不要的紧急救护措施,若受外伤,可用温水洗伤,在用干净绷带或布类包扎。如伤口出血,责应立即设法止血。3.要迅速备车或求援救护车将伤员送医院或急救中心,抢救时根据伤员受伤情况及部位,尽可能送往专科医院。4.发生事故后,要迅速保护现场,事故现场范围内设警戒,派专人看守,或用绳索白灰将事故地点围起来,由于抢救伤员而需移动相关物件时要记录或拍照。105 5.在事故原因未明,未经事故调查组审查审批,严禁恢复生产。5.3.8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前调查人员应先期收集事故有关资料,了解事故现场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事故调查中,要尽可能多询问几个当事人,并应尽量调取事故现场资料,尽可能还原事故过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找准事故原因。要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取证,对有关言证、书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要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测,让数据说话。掌握事故调查取证技巧和策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总的思路是围绕事故发生的经过这条主线,通过“听、看、问、查、验”的方式对事故总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1)听取事故情况汇报。调查事故首先要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事故情况的汇报,要注意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到几点几分几秒;地点:事故发生第一现场,具体地点、班组;事故伤亡人员的年龄、姓名、工作岗位;事故发生时一起工作的员工;事故发生时带班、值班领导;造成事故发生的大致原因。在对事故过程基本了解之后,事故调查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组,一般分为现场组、资料组、询问笔录组等,每组指定一名业务较好的人员任组长,每组都有项目部相关人员配合,然后开始着手进行调查。(2)查看事故现场。现场组人员主要任务是查明事故发生现场的情况,发现和收集证据,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现场组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验,现场勘验主要对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以及与事故有关的主要物体、痕迹、遗留物等物体进行查验,获取物证。调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时,要采取拍照、测量和制作简易现场图等措施,及时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了解现场残留物品位置、使用情况、损坏情况可以较直观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尽可能还原事故过程。经过现场勘验,可以获取事故发生的初始原因、致伤(死)原因。(3)询问相关证人。询问笔录组主要是询问与事故有关的人员,重点是事故企业员工、班组长、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等。通过询问获得事故发生的证言、证词,通常是要求被询问人将事故发生前后所亲历的事情详细地讲诉一遍,将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后果、现场目击人以及事故报告等情况讲述清楚。另外,还要向被询问人了解事故相关情况,如出事的人是否受到培训教育;是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设施设备是否安装安全装置等等。记录是要向被询问人了解清楚,分清哪些是其亲眼所见的事实,哪些是其猜测、评论、推断的感知事实。询问人要注意询问内容要与事故现场勘验情况相对应,形成证据链,相互印证打铁,一气呵成,切忌证言残缺不全。防止一件事问多人,缺乏有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4)查资料。《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5)105 收集证据。调查得来的材料常常有真有伪,真假难辨,特别是部分询问笔录,由于被询问人的立场、态度和厉害关系,所提供的情况往往不一定全部属实。同时由于角度不同,了解的程度深浅不一,因此提供的信息也有差别。所以,要进行分析梳理、鉴别选择,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前后对应无漏洞。另外,还要及时整理调查材料,对所取得的材料证据进行全面整理,查看环节是否关联紧密,能否互相印证;一定不要孤立片面、互相矛盾,如果缺少某环节证据再开展补充调查,进行个别询问,确保调查材料的合理合法且全面。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各种论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清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5.3.9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恢复一、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1、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由公司对事故进行迅速评估,以决定是否应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应立即授权由应急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令。2、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应下达应急终止令。二、终止后工作恢复1、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2、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应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逐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5.4监测监控5.4.1钢管和扣件的检验钢管资格审查:有产品质量证明书,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质量检查: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没有裂纹、裂缝、节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符合有关要求。扣件资格审查: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检测报告质量检查:扣件无裂缝变形、个别有滑丝的必须更换5.4.2转换层支撑体系浇筑砼时的沉降观测(1)监测控制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有偏移。(2)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3)监测措施混凝土浇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4)仪器设备配置名称规格数量精度精密水准仪1±2”105 全站仪一台NTS-312B1±2”,最大允许误差±20”自动安平水准仪2千米往返±3mm激光垂直仪DZJ22h/40000对讲机10检测板手1(5)监测说明项目部进行安全检查,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②连墙件是否松动;③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④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⑤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⑥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6)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①本工程立柱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柱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②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六劳动力计划6.1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劳动力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因此,劳动力配备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又一大关键因素。1.施工劳动力组织的要求施工组织主要分为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组织、材料组织、运输组织、协调组织等五部分,这些组织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的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人员组织阐述相关情况:1.人员组织主要分二大类:施工管理层及施工劳务层二大类1.1管理人员配备105 我公司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且在施工管理层人员组织上更是有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是,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我们将配备齐项目班子,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拟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器材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在生产组织上,施工管理部设综合工长和各专业工长,由他们具体组织施工实施。此模式具有职责分明、指令畅通、管理高效的特点。项目各部门的职能:工程管理部:测量放线、劳动力管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具体实施与控制。工程技术部: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管理、计划与统计,测量控制定位,钢筋、木工翻样、材料试验。质量安全部:制定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工程的质量、安全监控。器材供应部: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以及操作人员的管理。办公室:对外协调、理顺关系;现场保卫、后勤、卫生。2劳务人员的配备劳动力是工程具体的实施者,因此劳务人员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在本工程中,我公司考虑全部采用合同制劳务人员,素质良好,技术高,并且能按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的数量要求。3.劳动力组织的准备3.1建立施工项目领导机构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施工项目领导机构的人选和名额;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职与因职选人的原则,建立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施工项目领导机构。3.2建立精干的工作队组根据采用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合理的劳务组织,建立相应的专业或混合工作队组。3.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转换层进度日期和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3.4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通常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以及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都应详细交底。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4.施工劳动力组织投入的数量本工程的施工劳动力按以下三类进行组织:(1)专业性强的技术工程类根据工程上岗进度要求,确保工程正常施工,主要包括机械维修、机械操作、架子工、现场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等工种,这类工种均经公司劳务培训中心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应上岗证,其平均等级为5级(2)普通技术工种类105 这类工种主要有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水工、电工等。平均技术等级为4级,公司将派曾经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动力进场。(1)非技术性普通工种类这类工种是我公司长期施工的配合长期合同制工人,且具有一定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素质。1.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工种人数电工2焊工8机操工2塔吊指挥4架子工20钢筋工30木工40混凝土工20普工20机修工2105 七设计计算书180mm板计算书因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1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2;采用的钢管(mm):Φ48×3.5mm,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采用U型托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3.0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80;105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90×1.82/6=48.6cm³105 I=90×1.83/12=43.74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25×0.18×0.9+0.5×0.9=4.5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3×0.9=2.7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4.5+1.4×2.7=9.18kN/m最大弯矩M=0.1×9.18×250²=57375N/m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57375/48600=1.1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25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4/(100EI)≤[ν]=l/250105 其中q=q1=4.9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4.95×2504/(100×9500×43.74×104)=0.032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0.677×4.5×2504/(100×9500×43.74×104)=0.029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32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²/6=83.33cm³I=5×10³/12=416.67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25×0.25×0.18×0.5×0.25=1.25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3×0.25=0.75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105 均布荷载q=1.2×q1+1.4q2=1.2×1.25+1.4×0.75=2.55kN/m;最大弯矩M=0.1ql2=0.1×2.7×.92=0.219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219×106/83333.33=2.624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624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3V/2bhn<[τ]其中最大剪力:V=0.6×2.55×0.9=1.377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377×10³/(2×50×100)=0.414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4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414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q=q1=1.25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25×9004/(100×9000×4166666.667)=0.147mm;最大允许挠度[ν]=900/250=3.6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47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3.6mm,满足要求!四、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916kN;105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Mmax=0.955kN;105 最大变形Vmax=2.086mm;最大支座力Qmax=11.571kN;最大应力σ=955110/5080=188.014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88.014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2.086mm小于9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9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4.4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11.571kN;R<14.4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六、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58×5.7=0.901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0.5×0.9×0.9=0.405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18×0.9×0.9=3.645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951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3+2)×0.9×0.9=4.05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1.2×4.951+1.4×4.05=11.611kN;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0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11.611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cm;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cm3;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0----计算长度(m);按下式计算:l0=h+2a=1.1+0.1×2=1.3m;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l0/i=1300/15.8=82;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71;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611/(0.7×4.89)=33.921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3.921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0=k1k2(h+2a)=1.185×1.012×(1.1+0.1×2)=1.559m;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3按照表2取值1.012;Lo/i=1558.986/15.8=9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595;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611/(0.595×4.89)=39.907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9.907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105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fgkkc=120×1=120kpa;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120kpa;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11.611/0.25=46.444kpa;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11.611kN;基础底面面积:A=0.25m2。p=46.444≤fg=12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九、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105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105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7.2转换层梁模板支撑验算书:105 600×1500梁计算书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梁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B(m):0.60;梁截面高度D(m):1.50;混凝土板厚度(mm):18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1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60;105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90;梁两侧立杆间距(m):1.05;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采用U型顶托。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105 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6;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3;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45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50mm,650mm,115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γtβ1β2V1/2F=γH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17.848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7.848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6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105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σ=M/W<[f]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50×2²/6=33.33cm3;M--面板的最大弯矩(N/m);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0.1q1l2+0.117q2l2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5×17.85×0.9=9.638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0.5×4×0.9=2.52kN/m;计算跨度:l=(1500-200)/(6-1)=260mm;面板的最大弯矩M=0.1×9.638×{(1500-200)/(6-1)}2+0.117×2.52×{(1500-200)/(6-1)}2=8.51×104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9.638×{(1500-200)/(6-1)}/1000+1.2×2.52×(1500-200)/(6-1)]/1000=3.543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8.51×104/3.33×104=2.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2.6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0.677ql4/(100EI)≤[ν]=l/250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q=q1=9.638N/mm;l--计算跨度:l=[(1500-200)/(6-1)]=260mm;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60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50×2³/12=33.3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9.638×{(1500-200)/(6-1)}4/(100×6000×3.33×105)=0.149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l/250=[(1500-200)/(6-1)]/250=1.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1.04mm等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04mm,满足要求!105 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3.543/0.500=7.085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1×5×10²=83.33cm3;I=1×5×10³/12=416.67cm4;E=9000.00N/mm2;计算简图剪力图(kN)105 弯矩图(kN)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77kN,最大支座反力R=3.897kN,最大变形ν=0.081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σ=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1.77×105/8.33×104=2.12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2.12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105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400=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81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3.897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8.99cm3;I=21.57cm4;E=206000.00N/mm2;主楞计算简图主楞弯矩图(kN)105 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384kN,最大支座反力R=7.849kN,最大变形ν=0.065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σ=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3.84×105/8.99×103=42.7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42.7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0.065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400=1.2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65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20²/6=4×104mm3;I=600×20³/12=4×105mm4;105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σ=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1.5)×1.5+0.5}×0.6×.0.9=25.11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2)×0.6×0.9=3.024kN/m;q=25.110+3.024=28.134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l2+0.117q2l2=0.1×25.11×2002+0.117×3.024×2002=1.15×105N/mm;RA=RD=0.4q1l+0.45q2l=0.4×25.11×0.2+0.45×3.024×0.2=2.281kNRB=RC=1.1q1l+1.2q2l=1.1×25.11×0.2+1.2×3.024×0.2=6.25kNσ=Mmax/W=1.15×105/4×104=2.9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2.9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q1/1.2=20.925kN/m;105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200.00mm;E--面板的弹性模量:E=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200.00/250=0.8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25.11×2004/(100×6000×4×105)=0.113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13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8mm,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6.25/0.6=10.417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5×10²/6=83.33cm3;I=1×5×10³/12=416.67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105 最大弯矩M=0.1ql2=0.1×10.417×0.62=0.375kN/mm²;最大应力σ=M/W=0.375×106/83333.3=4.5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4.5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3V/(2bh0)其中最大剪力:V=0.6×10.417×0.6=3.75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75×10³/(2×50×100)=1.125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7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1.125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0.417×6004/(100×9000×416.667×104)=0.244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600/250=2.4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44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2.4mm,满足要求!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2.281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6.250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05-0.6)/4×0.6+1.2×0.2×(4+1.4)+1.2×0.6×(01.5-0.18)×0.5=1.8387kN105 简图(kN/m)剪力图(kN)105 弯矩图(kN/m)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3=1.823kN;N2=16.445kN;最大弯矩Mmax=0.806kN;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343mm;最大应力σ=0.806×106/4490=179.5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2;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79.5N/mm2小于105 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205N/mm2,满足要求!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0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16.445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所以建议减小立杆间距!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1.823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054kN;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3=1.2×{10.6/2+(1.05-0.60)/4×0.6×1.5}+{0.6/2+(1.05-0.6)/4×0.6×0.2×(1.5+24)}=1.707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4=1.4×(0.6×2+2)×0.6/2+(1.05-0.6)/4×0.6=1.41N=N1+N2+N3+N4=1.823+1.054+1.707+1.41=5.996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105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5.95/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5996/(0.353×4.24)=40.06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40.06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16.445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49×5.9=1.054kN;N=N1+N2=16.445+1.054=17.449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105 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5.95/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17449/(0.353×424)=115.1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5.1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o=k1k2(h+2a)=1.185×1.013×(1.1+0.1×2)=1.561m;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3按照表2取值1.013;lo/i=1561/15.9=98;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603;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7449/(0.603×424)=68.25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68.25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105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105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105 KZL900×2100计算书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梁段:KZL900。梁:2100105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B(m):0.90;梁截面高度D(m):2.1;混凝土板厚度(mm):18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1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6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90;梁两侧立杆间距(m):1.35;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5;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8;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45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50mm,650mm,1150mm,165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105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γtβ1β2V1/2F=γH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17.848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7.848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8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σ=M/W<[f]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50×2×2/6=33.33cm3;M--面板的最大弯矩(N/m);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0.1q1l2+0.117q2l2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105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5×17.848×0.9=9.638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0.5×2×2×0.9=2.52kN/m;计算跨度:l=(2100-200)/(8-1)=271.43mm;面板的最大弯矩M=0.1×9.638×{(2100-180)/(8-1)}2+0.117×2.52×{(2100-180)/(8-1)}2=9.469×104N/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9.638×(2100-180)/(8-1)/1000+1.2×2.52×(2100-180)/(8-1)/1000=3.737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9.469×104/3.33×104=7.8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7.84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0.677ql4/(100EI)≤[ν]=l/250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q=q1=9.638N/mm;l--计算跨度:l=[(2000-200)/(8-1)]=257.14mm;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60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50×2×2×2/12=33.3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9.638×(2000-180)/(8-1)]4/(100×6000×33.33×104)=0.149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l/250=[(2000-200)/(8-1)]/250=1.029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49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029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3.504/0.500=7.008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1×50×10/6=83.33cm3;I=1×50×10×10/12=416.67cm4;E=9000.00N/mm2;105 计算简图剪力图(kN)105 弯矩图(kN)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75kN,最大支座反力R=3.854kN,最大变形ν=0.080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σ=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1.75×105/8.33×104=2.1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2.1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400=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8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3.854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2×4.493=8.99cm3;I=2×10.783=21.57cm4;E=206000.00N/mm2;105 主楞计算简图主楞弯矩图(kN)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365kN,最大支座反力R=7.641kN,最大变形ν=0.072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σ=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3.65×105/8.99×103=40.7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40.7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05 [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0.072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400=1.2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72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20×20/6=4×104mm3;I=600×20×20×20/12=4×105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σ=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1.5)×2+0.5}×0.6×0.9=33.372kN/m;105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2)×0.6×0.9=3.024kN/m;q=33.372+3.024=36.396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l2+0.117q2l2=0.1×33.372×2252+0.117×3.024×2252=1.87×105N/m;RA=RD=0.4q1l+0.45q2l=0.4×33.372×0.225+0.45×3.024×0.225=3.31kNRB=RC=1.1q1l+1.2q2l=1.1×33.372×225+1.2×3.024×0.225=9.076kNσ=Mmax/W=1.87×105/4×104=4.7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4.7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q1/1.2=27.810kN/m;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225.00mm;E--面板的弹性模量:E=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225.00/250=0.9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33.372×2254/(100×6000×4×105)=0.241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4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9mm,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105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9.076/0.6=15.127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83.33cm3;I=5×10×10×10/12=416.67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M=0.1ql2=0.1×15.127×0.62=0.545kN;最大应力σ=M/W=0.545×106/83333.3=6.5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6.5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3V/(2bh0)其中最大剪力:V=0.6×15.127×0.6=5.446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5.446×1000/(2×50×100)=1.634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7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1.634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105 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5.127×6004/(100×9000×416.667×104)=0.354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600/250=2.4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354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2.4mm,满足要求!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3.310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9.076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35-0.9)/4×0.6+1.2×0.2×(4+1.4)+1.2×0.6×(2-0.18)×0.5=1.874kN简图(kN)105 剪力图(kN)弯矩图(kN)105 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4=2.915kN;N2=N3=15.882kN;最大弯矩Mmax=0.705kN;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652mm;最大应力σ=0.705×106/4490=157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2;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57N/mm2小于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205N/mm2,满足要求!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0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105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15.882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所以建议减小立杆间距!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2.915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1.015×0.9=1.097kN;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3=1.2×{{0.6/2+(1.35-0.9/4)}×0.6×0.5+{0.6/2+(1.35-0.9)/4}×0.6×0.2×(1.5+24)}=1.663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4=1.4×{(1.565×2+2)×0.6/2+(1.35-0.9)/4}×0.6=1.386kN;N=N1+N2+N3+N4=2.915+1.097+1.663+1.386=7.062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105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5.95/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062/(0.353×424)=47.2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47.2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15.882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55×(5.4-2)=0.632kN;N=N1+N2=15.882+0.632=16.512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6/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16512/(0.353×424)=110.3N/mm2;105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0.3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o=k1k2(h+2a)=1.185×1.013×(1.1+0.1×2)=1.561m;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3按照表2取值1.013;lo/i=1561/15.9=98;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603;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6512/(0.603×424)=64.6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64.6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105 1000×2100梁计算书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梁段:KZL1000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105 梁截面宽度B(m):1.00;梁截面高度D(m):2.20;混凝土板厚度(mm):18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1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6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20;梁两侧立杆间距(m):1.4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3;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立杆承重连接方式:U型顶托,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6;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450;次楞根数:9;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5;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45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00mm,540mm,990mm,1430mm,187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0.22γtβ1β2V1/2105 F=γH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17.848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7.848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9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σ=M/W<[f]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45×2×2/6=30cm3;M--面板的最大弯矩(N/m);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0.1q1l2+0.117q2l2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0.45×17.848×0.9=8.674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0.45×4×0.9=2.268kN/m;计算跨度:l=(2100-180)/(9-1)=240mm;面板的最大弯矩M=0.1×8.674×{(2100-180)/(9-1)}2+0.117×2.268×{(2100-180)/(9-1)}2=6.524×104N/m;105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8.674×{(2100-180)/(9-1)}/1000+1.2×2.268×{(2100-180)/(9-1)}/1000=2.889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6.524×104/3×104=2.08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2.08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0.677ql4/(100EI)≤[ν]=l/250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q=q1=8.674N/mm;l--计算跨度:l=[(2100-180)/(9-1)]=240mm;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6000N/mm2;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45×2×2/12=30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8.674×{(2100-180)/(9-1)}4/(100×6000×3×105)=0.108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l/250=[(2100-180)/(9-1)]/250=0.9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08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96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2.889/0.450=6.42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1×5×10²=83.33cm3;I=1×5×10×10×10/12=416.67cm4;E=9000.00N/mm2;105 计算简图剪力图(kN)105 弯矩图(kN/m)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38kN,最大支座反力R=3.372kN,最大变形ν=0.051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σ=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1.38×105/8.33×104=1.7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1.7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450/400=1.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51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3.372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多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2×4.493=8.99cm3;I=2×10.783=21.57cm4;E=206000.00N/mm2;105 主楞计算简图主楞弯矩图(kN/m)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241kN/mm,最大支座反力R=6.311kN,最大变形ν=0.045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σ=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0.241×105/8.996=26.8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26.8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05 [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0.045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450/400=1.12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45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12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20×20/6=4×104mm3;I=600×20×20×20/12=4×105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σ=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1.5)×2.1+0.5}×0.6×0.9=35.024kN/m;105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2)×0.6×0.9=3.024kN/m;q=35.024+3.024=38.048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l2+0.117q2l2=0.1×35.024×200²+0.117×3.024×2002=1.54×105N/m;RA=RD=0.4q1l+0.45q2l=0.4×35.024×0.2+0.45×3.024×0.2=3.074kNRB=RC=1.1q1l+1.2q2l=1.1×35.024×0.2+1.2×3.024×0.2=8.431kNσ=Mmax/W=1.54×105/4×104=3.85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4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q1/1.2=29.187kN/m;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200.00mm;E--面板的弹性模量:E=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200.00/250=0.8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35.024×2004/(100×6000×4×105)=0.158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58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8mm,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105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8.795/0.6=14.658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83.33cm3;I=5×10×10×10/12=416.67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M=0.1ql2=0.1×14.658×0.62=0.528kN/m;最大应力σ=M/W=0.528×106/83333.3=6.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6.3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3V/(2bh0)其中最大剪力:V=0.6×14.658×0.6=5.277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5.277×1000/(2×50×100)=1.583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7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1.583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105 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4.658×6004/(100×900×416.667×104)=0.343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600/250=2.4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343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2.4mm,满足要求!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3.206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8.795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4-1)/4×0.6×1.2+0.2×(4+1.4)+1.2×0.6×(2.1-0.18)×0.5=1.843kN简图(kN/m)105 剪力图(kN)弯矩图(kN/m)105 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5=2.477kN;N2=N4=16.997kN;N3=6.552kN;最大弯矩Mmax=0.615kN/m;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332mm;最大应力σ=0.615×106/4490=137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2;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37N/mm2小于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205N/mm2,满足要求!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0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105 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16.997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所以建议减小立杆间距!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2.477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112kN;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3=1.2×{{0.6/2+(1.4-1)/4}×0.6+{0.6/2+(1.4-1)}×0.6×0.18×(1.5+2.4)}=1.49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4=1.4×{(1.5×2+2)×0.6/2+(1.4-1)/4}×0.6=1.344kN;N=N1+N2+N3+N4=2.477+1.112+1.491+1.344=6.424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105 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6/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6424/(0.353×424)=42.9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43.7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16.997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57×(5.4-2.1)=0.518kN;N=N1+N2=16.997+0.518=17.515kN;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lo--计算长度(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o=Max[1.185×1.7×1.1,1.1+2×0.1]=2.216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μ--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的计算长度lo/i=2215.95/15.9=139;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53;105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17515/(0.353×424)=117.1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7.1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o=k1k2(h+2a)=1.185×1.013×(1.1+2×0.1)=1.561m;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3按照表2取值1.013;lo/i=1561/15.9=98.1;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603;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7515/(0.603×424)=68.5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68.5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105 7.6转换层以下钢筋砼楼板冲切破坏和局部受压计算书转换层以下钢筋砼楼板冲切破坏和局部受压计算书一、下部楼板支撑1、转换层楼板荷载计算1)转换层板厚200mm,板混凝土自重:F砼=1×1×0.18×25KN/m³=4.5KN/㎡2)转换层方木模板自重:F模=0.46KN/㎡;(模板自重:0.2KN/㎡;方木按每平方米4米计算:0.26KN/㎡)3)钢筋自重:根据结构设计,板筋配置为10@170双层双向,则实际配置12@170,24×0.0.617Kg=14.81Kg,则F钢筋=0.14KN/㎡计算4)支撑架自重:每平方米有扣件6只:6只×2KG/只=12Kg;钢管9.7米,9.7m×3.332Kg/m=32.3Kg;合计:F钢管=0.44KN/㎡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F人=2KM/㎡6)振捣混凝土荷载值:F振捣=2KN/㎡7)总计:转换层楼板及支撑架产生的荷载:F转换层=F砼+F模+F钢筋+F钢管+F人+F振捣=10.04KN/㎡2、四层楼板验算根据设计图纸,商业层楼板设计荷载为3.5KN/㎡,而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该层楼板在转换层施工时按100%强度计算,则该层计算时承载能力取系数1.0,则实际承载能力为1×3.5=3.5KN/㎡。F4层=F转换层-2.8KN/㎡+F模+F钢管=10.04-3.5+0.44+0.46=7.44KN/㎡>3.5KN/㎡根据验算,四层梁板必须支撑。继续向下传递3、三层楼板验算根据设计图纸,商业层楼板设计荷载为3.5KN/㎡,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该层楼板在转换层施工时按100%强度计算,则实际承载能力为3.5KN/㎡。F3层=F4层-3.5KN/㎡+F模+F钢管=7.44-3.5+0.44+0.46=4.84KN/㎡>3.5KN/㎡105 验算结果显示,三层仍无法满足要求,继续向下传递3、二层楼板验算根据设计图纸,商业层楼板设计荷载为3.5KN/㎡,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该层楼板在转换层施工时按100%强度计算,则实际承载能力为3.5KN/㎡。F2层=F3层-3.5KN/㎡+F模+F钢管=4.84-3.5+0.44+0.46=2.24KN/㎡<3.5KN/㎡根据验算能满足要求,故不拆除三层、四层支模架可满足要求。附图一转换层立杆及剪刀撑搭设平面布置图立杆平面布置图105 105 附图二转换层进度计划横道图105 附图三转换层浇筑路线图105 附图四转换层高支模变形观测点平面布置图1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