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53363
大小:9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1
《语文人教版七下猫教学设计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猫》教学设计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来阅读课文。请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多媒体镜头1]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求能把握课文主要情节。 2.读后要能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复述课文,阅读时边读边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请同学在3分钟内完成以上要求。 (阅读后,请个别同学来概括课文) 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复述时请注意:既要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 (同学点评,补充,老师点拨) 教师明确:刚才同学复述得都不错,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
2、家,对于这一类内容较多但结构清晰的文章,复述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请同学们在刚才复述的基础上,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三只猫亡失后的感情和态度的语句。 师生讨论后明确: 这些句子是: 第—只猫:“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所爱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教师启发: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哪一只猫的亡失对作者触动最大或者影响最深?明确:
3、显然是第三只猫。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教师启发: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三只猫,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镜头2] 思考讨论 1.开始时“我”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和对前两只猫有很大不同?(请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2.为什么最后“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又要“更难过得多”? 3,作者通过写第三只猫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 下面请小组同学讨论后回答。 (同学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好,请同学分别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注意回答时尽量用文中语句来解答以上问题。 师生讨论后明确: 1.开始时,
4、“我”不喜欢第三只猫是因为它从来历、外形、性情上看都不及前两只猫。 (1)来历: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 (2)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第一只猫则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 (3)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所以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而第一、二只猫则是家中的宠物。 2.对第三只猫的死更难过,是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
5、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3.(这个问题,同学可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归类。) 从第三只猫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比如: (1)讲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2)作者是一个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人; (3)我们不要像
6、第三只猫那样,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种人常常会被别人误解。 (4) …… 教师启发:看来,前两个问题,同学通过文本的阅读,比较容易掌握。而第三个问题分歧较大,那么,到底哪一种看法比较贴切呢?我们又应如何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同学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一篇文章或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一定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也就是从全文的角度,综合考虑各部分内容,才能得出一个较客观的答案。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刚才从写第三只猫的文字中体会到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否能涵盖全文,或者说
7、作者从这三只猫中想共同表达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在同学们讨论前,老师想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在研讨时参考和思考,你们可以用来帮助思考,也可不必理会。讨论时可以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一定要围绕文本展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四、统观全文,整体把握[多媒体镜头3] 思考讨论 1.此文主题反映的侧重点是“猫”还是“我”?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2.这三只猫详略上有不同,是否在反映主题上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
8、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4.对于课文主题,有人认为,是借“我”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者是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认为,是借猫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你觉得是怎样的? (教师朗读这几道题)好,现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后,小组讨论解决,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o (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同学自由发言,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关键是教师要注意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