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5224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浅谈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保亭中学 谭洪林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性教学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到什么,是否学有所获,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无所获,即使教师教学得多认真多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很认真,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因此,有效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是引导和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从“不好”到“好”的高效率高收获的教学。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沿着这条生命的主线,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和引
2、导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真正进步和发展。这就引发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呢?针对这个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几点看法:一、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随意的教学,是注定不是成功的教学,成功的教学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的,有经验的老师很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他们善于将课标中大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小目标,使之操作性更强。指导性更明确。依据这样的教学目标他们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保证各教学环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而他们知道
3、在课堂中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该深讲,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的得到提高。相反有些老师由于对教学目标的概念与功能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出现了随意性、模糊性,虚设性,下面举两个例子:例1,一节篮球课的目标设计①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②运动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篮球项目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项目的学练方法。③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弹跳力以及灵敏、力量、速度等素质,增强体质。④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现自我,通过比赛增强自
4、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⑤社会适应目标:在学练和比赛中,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培养了团队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这种目标的设计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也没说,本节课着重要解决什么问题交待不清楚,给人一种帽大头小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白。例2:一节游戏课的目标设计:①认识游戏,能简单说出游戏对身心发展作用;②会做2—3种游戏;③能说出游戏后的情绪表现;④能与伙伴合作设计1—2种游戏,把两者设计对比来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而且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使观摩者观摩时了解你的教学是否达成预定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和
5、学生实际,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与效果。二、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着眼学生的未来,能为学生自身的体育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③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能融于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身锻炼能力的养成。例如:低年级以游戏内容为主,把技术性教材游戏化,从游戏的“趣”字上引导学生学习。中年级以提高技能为主
6、,把训练性教材融汇于竞赛形式,将经常学习,重复练习的教材渗透到竞赛活动中去,高年级则以培养自锻能力为主,把民间体育、健身体育、大众体育引入课堂。并结合教材创造性创编。综上所述,合理科学的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融于娱乐性,技术性、健身性、创造性为一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合理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方法有许多,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具体作法如下
7、:1、转换师生的角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沉下去,学生动起来、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的新的教学观点,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现自我的课堂舞台。2、转换“教”与“学”的形式,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显然在教学中的“学法”比教学更为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合理锻炼、创造性练习。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为以学生为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