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48613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爱莲说》 ――周敦颐: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一、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益:副词,更。2、植:树立。3、鲜:少。4、濯:洗涤。5、亵:亲近而不庄重。 6、妖:妖媚。 7、蕃:多 8、宜:应当9、独:只,仅 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三、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2、)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四、(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五、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3、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六、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教学设计>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陋室,室名,意思是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4、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解释下列词语。1德馨:品德高尚。2鸿儒:博学的人。3、素琴:不加装饰的琴4、金经:指佛经5、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6、乱:形容词作动词。使……乱,扰乱47、劳形:使身体劳累。 8、斯:这。9、名:名词作动词,闻名、出名10、案牍:官府公文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1、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3、文中表现陋室环境之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之人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陋室之事的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5、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写出本文的一个对偶句是调素琴,阅金经。 四、文中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五。概括全文内容有一句:何陋之有?点明中心的两个字:德馨。 《桃花源记》陶渊明一、解释加点的字: 1、缘溪行(沿着,顺着)(2)忽逢桃花林(遇见)(3)落英缤纷(落花)(4)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5)欲穷其林(穷尽) (6)仿佛若有光(好像)(7)便舍船(离开)(8)初极狭,才通人(仅) (9)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1
6、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1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3)悉如外人(全、都)(14)并怡然自乐(都)(快乐的样子)(15)见渔人,乃大惊(竟)(16)问所从来,具答之(详细)(17)便要还家(邀请)(18)咸来问讯(都)(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乡邻)(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0)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2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22)此中人语云(告诉)(23)处处志之(做标记)(24)及郡下(到了)(25)诣太守(到……去;拜见)(26)说如此(像这样)(
7、27)寻向所志(标记)(28)欣然规往(计划)(29)寻病终(不久)(30)后遂无问津者(就) 二、根据提示写出原文。 1、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描写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第二段中描写桃花源人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第二段中描写桃花源人平静的社会环境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 6、交代桃源人来
8、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