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

ID:13245386

大小:20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1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_第1页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_第2页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_第3页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_第4页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阻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的研究三阁司中心小学孙曼雪摘要本文从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一些现象出发,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对调查结果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目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类似问题有所启发和助益。关键词师生关系不良因素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反映各学校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这样一些现象:现象一,学生在与教师谈话时,态度冷漠,任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学生一概置教师之言于不顾,只盼着早点

2、结束谈话。现象二,教师总是不能被学生理解,学生出于惧怕而服从于教师的管理,而且产生对该教师的严重逆反心理,意见很大。现象三,学生和教师关系非常近,可以到教师的办公桌上随意翻找东西,对教师的管理置若罔闻,讨价还价。从上述在师生中广泛存在的这些现象来看,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是有一定问题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呢?教师对学习应该怎样为此付出努力呢?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部分师生进行了调查,试图通过这次调查获得一些启示和更加贴近事实的数据,来剖析造成

3、这些现象的原因。二、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邵阳市隆回县三阁司乡中心校部分师生,教师问卷30份,学生问卷112份(其中初一、初二各抽两个班进行调查)。2、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见文中)。3、计算机统计分析调查结果。一、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这三种因素在师生间的横向与纵向的不平衡分布成为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主要障碍。(一)“好为人师”倾向的影响在调查结果中我发现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

4、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层次和行为层次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在认识层次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行为层次,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却出现了“好为人师”的倾向。将调查中三个反映教师对师生关系认识和行为层次的问题的结果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结论。※如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你认为应该(图1)A、教师全部接受学生的观点B、学生全部接受教师的观点C、通过互相了解,谁的观点下确听谁的D、互相了解各自的观点,但可以保持有不同的看法图1※希望在哪种情况下与对方交流(图2)A、不是出于想说服学生的目的,只是想了解学生

5、的想法B、出于为学生好,想说服学生为目的图2※你是否有种习惯想说服学生接受你的观点(图3)A、是B、不是图3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教师们希望或认为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可以互相保有个人看法,少部分教师认为应该谁对听谁的;但是这两种类型的选择却都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和教师之间留出了交流的空间。却有极少一部分教师选择了“学生应该全部接受教师的观点”。我认为,这样的交流是不成功,不值得采纳的,因为将原本应是双向性的交流变为了单向性的交流,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信息的流量势必减少了,这样,教师就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的结果

6、中明显可以看出教师的行为与自己的认识开始偏离。在“是否有种习惯想说服学生”的选项中,有多于60%的教师选择了“有”。从这里我们看出教师的行为还是偏向于说服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阅历、自我意识和社会角色的地位等资源都是优于学生的,因此客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天然存在着资源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情况就好像一个还没有被打开阀门的U形连通器两端有不等量的水,一边多,另一边少,而一旦打开这个阀门,两边的水面是可以到达平衡的。也就是说一旦建立了学生和教师间的有效通道路,教师的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是

7、完全可以转移至学生一方的,关键是要建立好通道。通道必须是多种形式的,可为双方所接受的,不必完全拘泥于说服教育一种形式,拓宽多种教育渠道,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压力,就好像阀门上只有一个小孔,自然阀门两端都会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如果多一些小孔,使阀门成为筛形,压力会减轻很多,效果也好得多。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成长需要有一定空间,而且必须有供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空间,否则,每个人的成长是受到压抑的。那么,如果说,家长导致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局面剥夺了学生生活自立能力有形的成长空间,那么,不让学生有机会犯错误,不给学生

8、自己认识问题和作选择的空间,一味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即使是正确的观点,这种行为就是我们在剥夺学生思维、判断能力无形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后效性,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显现出来,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