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36605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20120105《精密测量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密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类别:独立设课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总学分:0.5实验总学时:8H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精密测量技术》实验是学习《精密测量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科学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精密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精密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的设计和测量数据分析。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
2、做好预习,验证性实验时教师先讲述实验内容并演示一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再自己操作;综合性性实验实验时先由教师介绍仪器设备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各测量实验,并完成系统的设计和测量数据分析。实验完毕由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并写好实验报告。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实践课,它的先修课程应当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制图》、《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工程光学基础》、《精密测量技术》。四、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必修选修1长度、角度测量实验2H综合√2圆周封闭原则实验2H验证√3
3、圆柱度误差测量实验2H设计√4圆度误差测量实验2H综合√5角度测量综合实验2H综合√6长度测量综合实验2H综合√7备注:四个选修实验项目里选做两个。五、试验成绩评定每个实验完成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试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报告书质量完成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定。六、参考资料无。实验一长度、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熟悉万能工具显微镜的试验操作、使用技能;3、掌握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长度、角度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四、实验仪器设
4、备和材料1、19JPC万能工具显微镜设备一台2、三种不同长度的测量直尺各一把、三种角度形状零件各一个实验二圆周封闭原则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激光准直仪的工作原理;2、熟悉激光准直仪的试验操作、使用技能;3、掌握激光准直仪进行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4、熟练运用圆周封闭原则。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RAYTECGEPARDbt激光准直仪设备一台1、三种形状不同的多边形零件各一个实验三圆柱度误差测量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设计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圆柱度
5、测量仪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2、加深对真圆度、圆柱度误差的理解;3、熟悉圆柱度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4、学生自主设计一套测量真圆度、圆柱度误差的试验方案;5、掌握用圆柱度测量仪器进行真圆度、圆柱度误差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Talyrond365圆柱度测量系统设备一套;2、三种不同的圆柱形零件各一个。实验四圆度误差测量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圆度测量仪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2、加深对圆度误差的理解;3、熟悉圆度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4、掌握用圆度测量仪器进行
6、圆度误差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Talyrond365圆度测量系统设备一套;2、三种不同的圆形零件各一个。实验五长度测量综合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各种常见长度测量设备、仪器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2、加深对长度测量各种测量方法的认识;3、熟悉各种长度测量设备、仪器的测量原理;4、掌握各种长度测量设备、仪器长度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5、了解各种长度测量设备、仪器的分辨率、测量误差。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6W阿贝比长仪、JDG数显立式光学
7、计、高精度万能侧长仪、19JPC万能工具显微镜等长度测量设备各一套;2、长度零件一个。实验六角度测量综合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各种常见角度测量设备、仪器的结构并熟悉其使用;2、加深对角度测量各种测量方法的认识;3、熟悉各种角度测量设备、仪器的测量原理;4、掌握各种角度测量设备、仪器长度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5、了解各种角度测量设备、仪器的分辨率、测量误差。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TXG03高精度数控测角仪、TX13250高精度数显转台、高精度角度传感器、时栅角度传感器、
8、双轴光电自准直仪等;2、角度零件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