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

ID:13223184

大小:10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1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1页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2页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3页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4页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连云开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连云开发区板桥工业园烧香河大桥工程招标文件2、连云港市云门路烧香河大桥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桥梁工程》。3、现场考查情况。4、国家现行市政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文件等。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工作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2、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标段的工程建设。3.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所有的工程项目。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路桥施工中的先导作用。第一章总体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1.1.1工程概

3、况烧香河大桥位于连云港市板桥镇旧桥上游,紧临板桥镇旧桥,连接已实施的云门路、横二路,横跨烧香河,两岸地势较平坦,桥梁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现有河流桥位处不通航,航道改建标准为三级(通航净空为60×7.0m)。主桥采用83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引桥采用20m预应力砼空心板,跨径布置为6×20+5×20+5×20+83+4×20+5×20+5×20m,桥梁全长684.88m。桥梁主跨一跨跨越通航水域。主桥桥面宽26.6m,引桥桥面空16m,1.1.2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Ⅱ级,设计车

4、速:40㎞/h;2、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3、桥面宽度:2.5m(人行道)+15m(机非混合车道)+2.5m(人行道);4、通航标准:Ⅲ级航道,通航净空60×7m;驳岸宽度95米;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6、桥面纵坡:考虑到非机动车道出行,按规范对坡度、坡长进行限制。横坡取1.5%;7、填土高度:根据地质情况,结合方案设计汇报专家意见,路桥分界处路基填土高度按3.5m控制;8、高程体系:1985年国家高程系;9、坐标体系:连云港57城建坐标;10、通航水位:根据

5、《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桥位处最高通航水位2.78m,最底通航水位1.03m;1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12、设计洪水频率:1/100;13、百年一遇基本风速:32.6米/秒;14、船舶撞击力作用标准值:横桥向800KN,顺桥向650KN。1.1.3场地施工地质条件1.河流概况本项目桥梁上跨连云港境内烧香河。烧香河位于拟建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烧香河段,其主要功能是以航运为主,兼顾水利防洪排灌、城市供水。烧香河位于连云港云台区,是云台山以南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河长自盐河至烧香河北

6、闸30.7公里,流域面积450㎞2,其中山区面积仅占10%左右,属平原型河道。在烧香河的入海口有2005年新建的烧香河北闸,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流量580m3/s;挡潮标准按100年一遇高潮位4.51米设计,300年一遇高潮位4.76米。云门路烧香河大桥桥位处,已建的板桥镇桥不具备通航条件。其上游约100米处分布有板桥镇码头,供来自河道通航密度小,约一日一次,船只吨位约400t。上游杨圩大桥,通航净宽5.5m,净高2m。2.地形地貌场地地貌类型属于滨海相沉积地貌,微地貌为河谷、道路,南侧

7、为盐滩,道路为云门路,地势较为开阔,地面部分稍有起伏,地面标高1.95~3.84米,地表相对高差1.89米。水面标高1.50~1.57米,河底标高约-2.40~-2.65米。3、地质地区位于扬子地台北部边缘,与华北地台相接,郯庐断裂带东侧,为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东段南部地区,基底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无活动性断裂,属较稳定地块。对本区影响较大断裂为郯(城)-庐(江)深大断裂,从工作区西侧通过。该断裂形成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是一条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

8、推为主的活动断裂带。根据地基土成因、类型以及工程地质特征,可将场地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14个工程地质层,细分为16个工程地质亚层:①、层素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有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局部含抛石。场区大部分分布,河床部缺失。厚度:0.51-1.70m,平均0.99m;层底标高:1.43-2.63m.平均2.01m;层底埋深:0.50-1.70m,平均0.99m。压缩性不均且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②层粘土:灰黄色、灰褐色,湿,软塑,土质均匀。场区大部分地段分布,河道处缺失,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