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

ID:1320580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_第1页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_第2页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为了适应新课改,体现新课标,我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会学。      学生情况的分析:   初一的学生总体上看,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的自闭性较小有很高的参与热情。此外风华的学生综合素质好,接受能力强。更适合这种予教于乐,贴近生活的快节奏的综合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处在秦统一和西汉统一两次大统一中间的过度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身具有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内容上有关

2、战争方面的知识较多。教者应注重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本课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成语较多,让学生掌握的同时与语文等学科相互渗透。使知识更具深度广度。     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课的知识目标确立为: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张楚政权的建立、巨鹿之战、秦的灭亡、楚汉之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将能力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整合知识、观察、动脑动手能力;情感目标为:师生互动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会学乐学;心育渗透目标: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加强学生记忆品质训练,通过语言等鼓励方式,培养自信

3、心。   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立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式的选择:   一堂好课在于课堂实效性如何,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我选了以自主式合作式为主的综合学习方式。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教学手段:当前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整合技术更应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因此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导入秦始皇有哪些功绩呢?二.新知:[展示]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据推测,秦全国人口约

4、2000万,你能算出那时每年服役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在想想,在2000万人里,减去老幼和妇女,壮男子在家耕田的还有多少?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获得的物品2/3上交国家,秦朝的赋税还有土地和人口税,按土地的多少征收,还要缴纳牲畜、桑麻、农具杂税。2、严酷的刑罚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沙丘,胡亥成为“秦二世”秦阶级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终于被人民推翻。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二世昏庸残暴、滥杀无辜,残暴到了一定的程度。几位重臣,兄弟姐妹杀除掉后,自己躲进深宫秦二世昏庸残暴、滥杀无辜,残暴到了一定的程度。几位重臣,兄

5、弟姐妹杀除掉后,自己躲进深宫享乐,国家大权落在了赵高手中,为试探人心,竟演出“指鹿为马”的闹剧。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加速了秦王朝的统治危机,于是酝酿已久的全国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展示]陈胜吴广起义。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他们,决定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发动起义,同学们请注意,这里又涉及到两个典故。正因为陈胜吴广这种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才使陈胜吴广虽然被人杀死,起义失败,但他们燃起的反秦烈火却没有熄灭,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终于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6、。2、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前202年。[展示]项羽:羽是字。楚国将。被封地为项地,因而项羽小时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其叔父项梁教其兵法,也只是浅尝。[展示]刘邦:初为秦朝小亭长,自称沛公,他善于用人,得到萧何,张良等人的辅佐,以计谋取胜。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而事实证明这种打法也是正确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击溃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有这样一副对联,大家来看一下说的都是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现在再说刘邦

7、,一路上收散于各地的起义军,威胁咸阳,后来刘邦进入咸阳,子婴捧着玉玺向刘邦投降,秦灭亡。刘邦进入咸阳不久,项羽也进军关中,当时的形式是项强刘弱,项刘之间有了裂痕,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下呢?项羽的手软,使其于天下无缘,后因兵败,行至乌江自刎。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后期的历史,简单的可以用一些成语来概括本课的内容,请同学们来概括。(1)  第一关:找出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既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又补充前面没有讲到的知识。有效的训练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

8、2)  第二关:知识坐标,主要是训练学生以时间为顺序系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简要说明,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一些激励式语言,渗透效果更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