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94496
大小:9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无铬达克罗国内外发展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铬达克罗国内外发展状况2009-10-9 来源:节选自《无铬达克罗涂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作者中文名]高节明 [导师]朱晓云[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1 无铬达克罗技术国外的发展状况 1997年,美国金属涂层国际公司(DiamondShamrockCorpMetalCoatingsDio)研究开发出“水性无铬有机硅锌铝涂料与涂装技术”(“交美特”技术)[28,29]。交美特是美国金属涂层国际公司为满足政府VOC法规定和汽车行业规定的环保要求而开发的表面处理新技术,不含铬的交美特涂层作为
2、有铬达克罗涂层的更新产品已经首先被汽车制造行业普遍认可和接受[30]。交美特所采用的涂料是符合美国VOC法规的水性涂料,不使用有机溶剂,不含有毒的金属(如镍、铅、钡、汞)以及六价铬或三价铬[31]。交美特涂层具有涂层薄、无氢脆、抗双金属腐蚀、耐有机溶剂、耐热性、导电性、耐腐蚀等性能特点。涂层从屏障保护、电化学、钝化、自修复四个方面对钢铁基体提供保护作用[32]。所以,交美特完全符合美国环保署、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应规范和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的标准要求。其技术指标如表1.1: 表1.1 各种交美特涂层的技术指标
3、 该技术采用水性有机硅作为金属防腐蚀保护膜的粘结物质,摒弃了传统使用的有机铬(Cr3+、Cr6+),从而使涂料不含有Cr3+、Cr6+及重金属,涂料不具有挥发性,涂料的生产、涂装及最终成膜物质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成膜物对基材的防护效果为电镀锌、热镀锌的5~7倍(按GB/T10125-1997中性盐雾实验对比,“交美特”盐雾实验达到960小时),并使之系列化。该涂料广泛的使用于汽车零部件、标准件、交通、军事、航空、机械工程等领域,可取代Dacromet(有铬达克罗)技术。近年来,该涂料技术尤其在汽车行业得到迅速的认
4、证和推广应用,许多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如福特、通用、宝马、雷诺、菲亚特、沃尔沃、戴姆勒、克莱斯勒等都制定了零配件交美特涂装标准,要求必须使用交美特涂料涂装技术[33]。 交美特技术具有涂料绿色、施工环保卫生、涂层使用无害化等特点。其已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从外观而言,已形成黑色、透明、蓝色系列;从品种上讲具有Geomet360、Geomet320等不同品类。 国外无铬的另一主流产品为溶剂型体系,产品多为复合涂层工艺,底层是锌基为主的防腐层,面漆为功能性附加后涂层可以为水性硅酸盐涂层,酚醛树脂,氟碳树脂等有机涂层,如
5、德国德尔卡系列产品,英国美加力系列等,该涂液施工一般采用喷涂工艺与浸甩工艺,因为体系为溶剂型体系[34,35]。所以产品较水基无铬涂液有如下特点[36]: 1、涂液中不含与锌铝反应的水组分,所以涂液有效期较长,槽液维护相对简单; 2、涂液中有挥发性溶剂,所以车间及涂覆设备需做好防燃,防爆措施,排放时仍需做必要的废液处理; 3、溶剂性涂液回收相对困难,涂液利用率较低; 4、涂层可实现较低温度固化,降低了能耗; 5、需配备两组涂覆机供底涂、面涂用,涂覆设备投资较大。 对美国
6、交美特系列产品、德国德尔卡系列产品和英国美加力系列产品三项无铬技术进行比较(如表1.2)。交美特无铬涂料底涂、面涂均为水性涂料,且交美特技术得到国际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厂家的认可,而德国无铬技术系列和英国美加力系列底涂为水性涂料,但面涂仍为有机溶剂型涂料,只是仅被部分厂商认可。 表1.2 交美特系列、无铬技术系列、美国Magni系列三项无铬技术比较 2 无铬达克罗技术国内的发展状况 1997年美国在中国申请了《无铬水可稀释涂液》(交美特)的专利,但由于前期市场的需求不是太为迫切,同时涂液本身成本高,
7、性能不太稳定的瑕疵,所以前期产品的使用不是太广,到目前也只是国外汽车行业有批量使用,中国内地仍未有厂家批量使用该产品,涂液提供厂家主要为日本NDS公司,价格一般在200元/kg左右[37,38]。上海达克罗涂复工业有限公司为满足汽车工业的需要,在2001年从德国Dken公司引进Delta-MKS无铬系列产品和技术,产品有:KL100、Delta-seal、Delta-SealGZ、DeltaC011、DeltaC011GZ、DeltaProtektVH301Gz等十余种涂料,己服务于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上海通用、福特、沃尔沃等汽
8、车零件[39,40]。国外的水性无铬达克罗涂液目前在我国市场是以“奇货可居”的态度,用高价格来索取高利润,它们在我国的价格均高于200元人民币/公斤,如此高的价格门槛,毫无疑问吓走了许多用户,从而极大减缓了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在我国的应用推广速度[41,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