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

ID:13192879

大小:2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案之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教案1.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了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执著的探索精神;3.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同学们对语文感兴趣,我认为办法之一就是不断地换换上课的花样(尤其是文言文),如:课本剧、朗诵比赛等。本文两篇文章篇幅短小,内容并不难懂,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朗读和背诵上。但朗读与背诵离不开字词句的理解,于是我想到了每节课的三分钟演讲,想先让大家整体感悟两个故事,然后引出一场擂台赛。【课前准备】1.分好两大语文兴趣小组的任务;2.反复朗读两篇短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悟:1.(第一大组代表)三分钟演讲(由一位同学讲《夸父逐日》的故事,

2、一位同学拿道具太阳、桃林,一位同学演夸父。)2.评讲三分钟演讲引出第二大组自认为更胜一筹的节目《两小儿辩日》(旁白1人,两小儿2人,孔子1人,孔子的学生1人,老师可参与扮演孔子。)13.两小组皆不认输,引出老师准备好的一场擂台赛。二.重点研读:1.老师给两大小组分任务:第一大组负责《夸父逐日》问题解答;第二大组负责《两小儿辩日》问题解答。2.老师提要求:a.各大组把本组所负责的文章读熟、读透,预测老师可能会提哪些问题。(字词句读背都要注意。)b.分组讨论:相互解答本组成员所提出的疑问(侧重读与背)。c.其间,老师为了让学生全员参与,可把两大组学生的学号分别放在两个抽签盒中。三.合

3、作探究:1.擂台赛开始:(1).老师先分别从两个抽签盒中各抽一个学号,读本组所负责的课文,老师选出读的最好的为擂主先答题,如答不出来,有两次向本大组求援的机会,答对一次得一分。(2).老师出题:.《夸父逐日》:(如第一大组为擂主,先出以下各题)a、生字注音:逐渭泽b、生词解释:逐走入日不足大泽邓林虚词:饮于河、渭道渴而死弃其杖c、翻译句子:饮于河、渭道渴而死化为邓林d、删去标点,读全文(略)。E、三分钟内背诵全文。《两小儿辩日》:(如第二大组为擂主,先出以下各题)a、生字注音:盂孰汝沧b、生词解释:辩斗去人日中盘盂沧沧凉凉虚词:问其故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进也c、翻译句子:此不为

4、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其日中如探汤孰为汝多知乎d、删去标点,读全文(略)。E、三分钟内背全文。(3)老师统计总分,选出下一轮(附加题)擂主。(4)附加题:《夸父逐日》: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两小儿辩日》:由“孔子不能决也”你受到什么启示?(5)师生共同评出这次擂台赛的冠军,给予鼓励。(6)全体同学齐声朗读两文。四、课内延伸。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古人执著探索的精神和谦虚诚实的品德。1)、《夸父逐日》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可联系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要像夸父那样在学习上做到坚持不懈、敢于探索。2)、〈〈两

5、小儿辩日〉〉这篇短文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所以要谦虚诚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联系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告诫大家学习中不能不懂装懂,要谦虚好问,才能有所收获。五、布置作业。(1)〈〈读〈夸父逐日〉有感〉〉或〈〈读〈两小儿辩日〉有感〉〉要求:A字数300字左右。B要联系实际。(2)两大兴趣小组在练习本上完成刚才对方的赛题。专家点评:这一教学设计渗透着“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它关注学生的发展,力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重合作是学习,又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既尊重学生的

6、主体地位,有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

7、,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