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ID:13190224

大小:652.50 KB

页数:209页

时间:2018-07-21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_第1页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_第2页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_第3页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_第4页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样题教育学部分样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活动课程(二)简答题1.请简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请简答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国教育史部分样题(一)名词解释1.六艺2,《师说》3.“中体西用”4.“教学做合一”(二)简答题1.简述孔丘的启发教学思想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三)论述题1.阅读以下两段材料,试比较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

2、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2.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儿童生活的缺陷,一批教育家纷纷进行改革探索。试以具体事实说明和分析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主张。外国教育史部分样题(一)名词解释1.公学2.史密斯一休斯法案3.美德即知识(二)简答题1.请简答德国洪堡教育改革的主要

3、措施及其意义2.请简答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论述题1.请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2.请述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教育心理学部分考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2.学习3.创造性4.品德5.学习策略二、简答题1.简述观察学习的主要阶段及其条件2.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3.简要回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二、论述题1.仔细阅读下列研究材料,指出:(1)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2)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官方批准的课本以不同的性别特征来表现两性。男性被描述为勇敢、坚强、有创造性,多成为政治家、科学

4、家、领导人等;女性则温柔、狭隘、依赖性强,从事学校教师、服务员、护士等职业。”另外,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的行为观念也表现出突出的性别化教育特征。如男孩子的骚动、吵闹被视为大胆、活泼,女孩子若有这种行为则被看作缺乏教养、不成体统;教师对女孩学习语言的期望高,对男孩学习数理课程的期望高。”2.试用学过的动机理论探讨学校教育实际中出现的“有的学生有能力但却不肯用功学习”情况的原因。3.根据遗忘的特点与原因,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整合与深化。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指南(教育综合科目)第一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

5、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指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换言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例如,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识的、品德的、审美的素质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教育活动的普遍依据。又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教

6、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L,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L和方法上的依据。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不只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它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

7、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如果说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分歧,那么,对教育价值指向的设定则更多地表现出见仁见智、各说各理的现象。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首先不是由于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分歧,而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人们常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是办教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要把教育办好,就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如果只凭主观意志、盲目蛮干,不但不能迅速地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反而会给人民教

8、育事业带来危害。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取得成效;什么时候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