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

ID:13187216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1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_第1页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_第2页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_第3页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_第4页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p—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本P—1反潜巡逻机发展概况及其性能特点分析  2012年3月2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P-1反潜巡逻机的交付仪式在位于歧阜县各务原市的川崎重工业公司(KHI)工厂内举行。按计划,首批2架P-1被正式部署到位于神奈川县的海上自卫队厚木基地,在经过约2年的试飞后将正式执行海上巡逻警戒任务。P-1是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主导,川崎重工负责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固定翼反潜海上巡逻飞机,也是二战后日本独立研发的首种“纯国产”反潜巡逻机。该机用于取代日本海上自卫队日渐老化的P-3C巡逻机,其综合战技性能指标在当今世界同类飞机中居于前列。  P-1的研发背景及历程回顾  日本作

2、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海上航运一直是其“生命线”。如何有效地实施反潜和反水雷作战,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和畅通,对日本来说是悠关国家命运的大事,二战期间日本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自战后组建以来,就始终将反潜作为其力量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不仅组建了专司反潜作战的“八·八舰队”(后来演变为目前的“十·九舰队”),并且长期维持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反潜巡逻机群,装备的美制P-3C反潜巡逻机一度超过100架。  到20世纪末,考虑到P-3C反潜巡逻机已日显老旧,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为其寻求后继机。由于当时西方国家同类飞机(如英国“猎迷”、法国“大

3、西洋Ⅲ”10等)均不能满足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需求,日本政府于2001年决定招标研制一种全新的P-X反潜巡逻机(与之同时开始研制的是C-X,即目前的C-2运输机)。日本防卫厅(后于2007年1月9日升格为防卫省)于2001年5月发布了招标书,同年11月27日确定川崎重工为P-X/C-X飞机总承包商,同时三菱重工(MHI)、富士重工(FHI)、石川岛播磨重工(IHI)等日本公司,以及古德里奇、通用电气公司、霍尼韦尔国际等美国公司也将参加该机的研制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日本防卫厅还决定将P-X和C-X的研制工作并行,并要求两机采取通用化设计,以降低两型飞机的

4、总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2004年12月2日,P-X/C-X的全尺寸木制模型首次对外展示,标志着该机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2005年3月,日本防卫厅授予川崎重工总价值640亿日元(约5.89亿美元)的合同,标志着该项目已转入原型机/预生产型飞机研制阶段。按照合同,川崎重工将制造2架原型机、1架静力试验机体和1架疲劳试验机体。  2006年10月,川崎重工向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TRDI)移交了P-X的静力试验机体。但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进口铆钉强度不足,原型机的组装作业进程因此被拖延。10  2007年5月,试验机在地面加载试验出现水平安定

5、面非正常变形、飞机舱门出现裂纹和变形等问题。即便如此,P-X首架原型机仍于2007年7月4日出厂,并于同年9月28日在岐阜基地完成首飞。随后P-X的生产型飞机被正式编号为P-1,其首架原型机又被称为XP-1(X表示是试验型)。2007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宣布将首批采购4架P-1,并于2008年签署了首批量生产型P-1的采购合同。  2008年3月28日,第二架P-1原型机出厂,同年6月19日完成首飞。2008年8月2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岐阜基地接收了首架原型机,并于同年9月5日转场至海上自卫队的厚木基地,开始进行接收试验试飞。同年11月6日,第二架P-

6、1原型机也转场至厚木基地,并与首架原型机一起承担相关的飞行测试任务。  2011年3月,日本遭受海啸袭击,损失惨重,但P-1的测试工作并没受到多大影响。到2011年8月20日,日本防卫省首次向媒体公开展示了P-1。按原计划,P-1应于2011年底正式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但后来由于该机在强度试验中发现机体裂缝等缺陷,日本防卫省决定将其入役时间推迟一年。  在2012年中,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和海上自卫队合作,继续进行P-1的各项性能评估测试,其中包括红外干扰弹投放试验和导弹发射试验。2012年9月25日,第一架批量生产型P-1在川崎重工岐阜工厂成功完成首飞

7、。  2013年3月12日,日本防卫省宣布P-1的研发工作全部完成,并将从本年度开始正式投入生产部署。  P-1设计特点分析10  P-1采用常规布局,使用与同步研发的C-X运输机相同的外翼段、水平安定面、驾驶舱、飞控计算机、辅助动力装置等部件和成品,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新机的研制成本。该机机身横截面外形与P-3相似,采用带有上反角的悬臂式后掠下单翼,悬臂式后掠尾翼(平尾带有上反角)。其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主起落架为四轮小车式,向内收入翼身结合段,前起落架为双轮式,起飞后可向前收起。  动力装置  P-1的动力装置为翼吊式安装的4台的日制XF7-10

8、(由石川岛播磨重工研制,编号中的X意为试验型,正式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