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

ID:13183057

大小:15.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1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导语: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以下是小编整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XX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

2、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

3、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

5、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

6、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XX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

7、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8、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