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

ID:1316720

大小:263.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1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期末总复习目录一、本学期教学情况总结二、考试说明三、试卷分析四、往届试题例析五、总复习指导本学期教学情况总结一、学习过程经历了三个月自学、助学,本门课程的学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期末总复习,大家既要完成本月初制订的学习计划,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与复习。不仅是浏览、阅读,更要记忆,要把知识点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二、作业情况所有按时递交的作业,辅导教师都做了认真批改。针对已批改作业来看,这部分同学对教材知识点掌握较好。三、网上教学从网上的课件点击和网上答疑及讨论情况来看,部分

2、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及时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部分参与网上答疑和讨论的同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参加答疑时,点个名就走人;参加讨论,直接从网上粘贴“答案”等。四、总结过去的三个月的学习,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希望各位学员能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全力以赴做好复习迎考工作,以期顺利通过考试。考试说明一、考核要求考核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一般了解、掌握、重点掌握。具体对应篇目参见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考试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采用平时作

3、业的形式。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卷面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填空题(约20分)、名词解释(约10分)、选择(单选或多选约10分)、翻译题(约10分)、问答题(约50分)。三、计分方式平时作业记20%,期末考试记80%。两者合成,达到60分为及格。试卷分析一、分析范围本分析涉及的试题为2005年1月、7月及2006年1月试题。二、分析内容与结果(一).题型1.填空和选择(20分+10分)以文论史上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论观点为主要内容,也涉及具体文论作

4、品的重点段落。根据近两年的试卷,可以认为具体内容多是教材文论题解里的内容,具体复习的时候还可以参考期末复习指导上的练习。2.名词解释(10分)一般一文论史上的著名文论观点为命题范围,形考作业上的名词解释可供参看。3.阅读(翻译与分析)(20分)这一题中的翻译所占分值不是太高,却是失分较多的题型。针对于此,希望各位学员能够仔细阅读教材及相应的译文,熟记各种文论观点。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段落进行自测。4.论述(40分)这一部分分值高,难度较大。所出题目都是文论史上特具影响力的文论观点,在分析的时候往往要求

5、结合作品答题。这一方面要求各位学员能熟记相应的文论观点,并能熟练调用文学作品证明自己的观点。针对在作业中出现的情况,希望各位学员在答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试题要求操作,不要图懒省事。(这里所说的重点及一般掌握的知识点均可以从中央电大期末下发的复习指导小册子上看到,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也有所强调)往届试题例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试题(060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

6、知言养气”说。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提出了“诗有六义”说。4.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四科”指奏议、书论、和铭诔、诗赋。5.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6.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一文中,发

7、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之论。这一观点在后来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诗歌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8.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同时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破碎”,二、要有“铺叙”,三、讲“故实”。四、格调要高雅典重。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会”;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最高方式是“妙合无垠”,结

8、合得天衣无缝。他们都对诗歌的情景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0.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里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又把创作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虚静”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