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

ID:13131545

大小:199.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20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_第1页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_第2页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_第3页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_第4页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序:1838年夏,巴黎书商德洛耶打算出一本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人物的钢版肖像画册,请海涅撰写说明文字,同时在德国发行,许诺付给四千法郎的稿酬。6月,患眼疾的海涅开始口授。9月18日在致康培的信中说,他扮演了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的角色,以一种专题闲聊的方式一口气叙述下来。序言说莎士比亚戏剧产生的历史环境以及德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解说和演出。第一部分是悲剧中的女性人物,海涅的说明文字颇多借题发挥,批驳了所谓莎士比亚是以基督教徒的眼光看世界的谬说,探讨莎士比亚对历史人物作心理刻画的依据,借分析《威尼斯商人》一剧,谈莎士比亚对犹太人的看法,颇有新意。

2、第二部分是喜剧中的女性人物,海涅的说明仅仅引用相关戏剧中人物的独白和对白。引文来自多种德译本,有的是他自己翻译的。末尾是后记,谈及受莎士比亚影响的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德·维尼、缪塞的作品,讨论法国作家为何不能真正理解莎士比亚。这本画册出版后,在德国由康培代销一千册,每册价格高达8塔勒,但到11月已全部售完。由于出版商德洛耶破产,此画册版权落入了他人之手,1840年再版时,删去了海涅的说明文字。1852年海涅打算删去第2部分的引文。1854年想改写后出版单行本,但均末实行。作者序言:我认识汉堡一位善良的基督徒,他对我们的天父和救世主的犹太出身一直耿耿于怀。每次一想到

3、那个人,那个完美的象征,那个最值得尊敬的人竞属于那些不擤鼻涕之流,他就忿忿不平。他根本瞧不上那些沿街叫卖的人,尤其叫他厌恶的是,他们甚至像他一样做起香料和颜料的大买卖来,损害到了他的切身利益。耶稣对于这位汉莫尼亚优秀的儿子,正如威廉?莎士比亚对于我。当我一想到,他最终不过是个英国人,属于那个上帝一怒之下创造的最别扭的民族,也是满心不快。多别扭的民族,多讨厌的国家!多么的呆板,多么的乏味,多么的自私,多么的狭隘,多么的英国气!如果海洋不是怕反胃的话,老早就把它吞没了……这样一个民族,一个灰色的,呵欠连天的怪物,它的呼吸中充满了污浊空气和要命的无聊,它最终会把自己吊死在

4、一根粗大的船缆上……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就在这样一个民族中,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出生了。但那时的英国,赐于我们人间福音的那个人,人们这样称莎士比亚的戏剧,就诞生在那个叫做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福镇的北方伯利恒,那时的英国和今天的英国完全不一样。人们也叫它快乐的英国,那时的它繁华似锦,假面舞会意义深远的狂欢节,沸腾的干劲、狂热的激情……那儿的生活还是一场绚丽的竞技,华贵的骑士自然是庄重地饰演他的主角,但明快的号声也振动了平民的心…人们不喝浓烈的啤酒,而喝轻松的葡萄酒,这种民主的饮料使人们在陶醉中彼比平等,而刚才在冷静的现实舞台上,他们还按品级和出身区分彼此……所有这些

5、五光十色的兴致从那时起就褪色了,快乐的号声沉寂了,美妙的陶醉消失了……而这部称作《威廉·莎士比亚戏剧集》的书,作为那个艰难时代的慰藉,作为那个快乐的英国确实存在过的证据,在人们中保存下来了。46幸运的是,莎士比亚生得正是时候,他和伊丽莎白和雅各布是同代人,那时候新教虽然已无拘束地表现在思想上,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生活方式和感情,而王权,仍在没落的骑士制度照耀下,在诗歌的荣耀中闪闪放光。是的,中世纪的国教、天主教,已经从理论上摧毁了。但它以它的魔力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保留着它的习俗和观点。直到后来,清教徒们才得以把过去的宗教一点点地斩除干净,并将那种乏味的忧郁像灰雾

6、一样散布到全国,那种忧郁自那以后日益萧条,最终变成了一处温吞吞、哭啼啼、昏昏欲睡的虔敬主义。如宗教一般,英国的王权在莎士比亚时代也还没有经历任何轻微的变革,那些今日被称作立宪的政府体制,对欧洲的自由不无好处,但对艺术却毫无益处。同查理一世,那个伟大的、真正的、最后的国王的血一起,所有的诗意也从英国的血管里流了出去。诗人真是三生有幸,也许他在精神上感受到了这一痛苦的事实,却从没有作为同代人经历它。在今天,莎士比亚常被称作是贵族。我从来不想反驳这一观点,却愿为他的政治倾向辩解,因为诗人的先见之明已经从重要的特征中预见到了那个制造清一色的清教徒时代,随着王权的消灭,一切生

7、活的乐趣,所有的诗意,所有明快的艺术都结束了。是的,在清教徒统治时期,艺术是人们所不齿的。福音派狂热地攻击戏剧,甚至连莎士比亚的名字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淡漠了。当人们今天读到那时的小册子,例如著名的普林的《演员之灾》,文中对于可怜的表演艺术的毒辣的诅咒叫人吃惊。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清教徒的狂热认真吗?当然不用。在历史上每一个忠于自己内在原则的人都是正确的,那些阴沉执拗的头脑只服从于那个敌视艺术的精神一贯性,它在教会成立的第一个世纪就表现出来了,并且直到今天都在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影响。这种古老的、不可调和的对艺术的反感,无非是一千八百年来两个相对的世界观之间的敌对的一面,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