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14026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区域规划概念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概述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
2、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具有3个基本特性,即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欧美国家对区域规划多作广义的理解。在实行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将区际规划中有关明确区际分工协作和各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方向的工作称为经济区划,并把区域的
3、发展规划列入由国家和地区计划部门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长期计划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范畴,区域规划多侧重于对各项规划建设的布局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综合协调。中国在1956年由国务院和国家建设委员会颁布的有关区域规划文件中所规定的区域规划的性质,基本上属于后一类。按此狭义理解,可把区域规划视作介于经济区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经济区划为区域规划指明方向,区域规划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区域规划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区域规划-发展历程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区域规
4、划,如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当卡斯特煤矿区规划(1922~1923年)和美国纽约的城市区域规划(1929年)等,均系与当时城市规划性质相似的在稍大地域范围内的建筑平面布置规划。开始于1933年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地区规划,是与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关的工程和经济建设规划。随城市化的发展,规划的制订不能再局限于城市所辖的狭小范围,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改进城市分布的空间结构,都必须把城市同受其影响的螟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和规划。1940年英国皇家调查委员会A.M.巴洛所作关于英国工业人口分布的报告,明确提出控制首都伦敦的发展要从较大地区范围进行人口和工业的合理分布,以消除市
5、中心及其周围过于拥挤的现象。1944年P.艾伯克龙比参照巴洛的建议,领导编制了大伦敦的区域规划。按此规划在伦敦外围地区建设起一系列新城镇。他们的工作对城市规划向区域规划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许多国家结合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大城市地区(如巴黎、华盛顿、斯德哥尔摩等)、工矿地区(如联邦德国鲁尔区、苏联顿巴斯及若干新建大型水电站影响地带)开展了大量区域规划工作。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也比较广泛地开展了这项工作。中国自50年代中起,结合新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广泛开展此项工作。 6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过程加剧,区域规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6、。其主要标志可概括为:1.量大、类型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已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区域规划;2.把全国各地的区域规划联系起来向整体化发展,如法国、联邦德国把全国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区域,进行全面规划;3.在规划中提高了对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④区域规划与制订区域发展政策相结合。区域规划-目标定性目标:居民工作便利,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环境质量优良。主要内容:在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资源与建设条件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地域开发方向;改善工业布局,包括对老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对新建骨干企
7、业或产业集群的选址定点,新老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协调组合,正确处理工业布点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用地结构和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妥善解决工农业和各项建设间的用地矛盾;对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并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组织城乡居民点体系中各类城镇间和城乡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使交通运输、能源、给排水、通信、生活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布局同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点的布局相互协调配合;搞好环境整治和绿化资源配置,防止重要水源地、城镇、风景游览区污染,对自然区和文物、古迹严加保护,逐步恢复已被破坏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