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

ID:13100055

大小:27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0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_第1页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_第2页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_第3页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_第4页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冶金复习题—综合-f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氧化铝生产复习题1.铝土矿的类型以及我国铝土矿的特点?铝土矿类型:三水铝石(r-Al2O3.3H2O})、一水软铝石(r-Al2O3.H2O)、一水硬铝石(a-Al2O3.H2O)铝土矿特点:我国的铝土矿是属高铝、高硅、低铁矿,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在福建、河南和广西等地有少量发现,储量很少。我国的一水硬铝石矿属高硅矿,铝硅比一般在4~7之间,不适合单独采用拜尔法处理,只能采用烧结法或联合法等。2.判断铝土矿质量高低的指标是什么?该指标的定义?在氧化铝生产中评价铝土矿的质量是以铝土矿中铝硅比

2、为标准。还需考虑铝含量和铝土矿的种类。铝土矿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重量比称为铝硅比,用A/S表示。铝硅比越大,铝土矿的质量越好。(氧化硅是主要的有害成分,是氧化铝生产中造成碱和氧化铝损失的主要根源。)3.铝土矿的主要杂质?主要杂质为:SiO2、Fe2O3、TiO2。4.碱法生产氧化铝有哪些方法?(碱法就是用碱(烧碱或纯碱)处理铝矿石,使氧化铝转变为可溶解的铝酸钠。)1、烧结法2、拜耳法3、联合法(联合法又分为并联法、串联法及混联法)5.决定碱法生产氧化铝方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具体指出来。主要因素是

3、铝硅比。当铝硅比A/S>7时,该矿石可以采用拜耳法处理,当然也可以采用烧结法处理;当3.5

4、大于3.5以上的矿石。7.什么叫苛性比?苛性比:是指铝酸钠溶液中Na2O与Al2O3的摩尔数之比。式中Na2O包括NaAlO2(NaAl(OH)4)中的Na2O和溶液中游离NaOH中的Na2O;Al2O3为NaAlO2中的Al2O3。ak是铝酸钠溶液的一个重要参数。8.拜尔法的步骤以及各步骤的作用?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包括三个步骤:铝土矿溶出,铝酸钠溶液种分,氢氧化铝煅烧。铝土矿溶出:铝土矿中氧化铝溶出变为铝酸钠。还有杂质的溶出后加入CaO后沉淀,除去大部分杂质。铝酸钠溶液种分:达到铝与苛性钠

5、分离的目的;铝酸钠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粒度和纯度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煅烧:将氢氧化铝转变为氧化铝。9.指出硅在拜尔法中的危害?(解释为什么硅在拜尔法是最有害的杂质?)1)为防止矿浆在加热过程中形成水合氯酸钠(硅渣),在预热期的管道或者气壁上形成水垢,所以要进行预脱硅处理。2)在脱硅反应中因有氧化铝和氧化钠参与反应,造成碱损和铝的溶出率降低。脱硅反应:14(为减少碱损失,通常加入3~7%CaO,使硅与钙生成水合铝硅酸钙(水合石榴石)3CaO.Al2O3.nSiO2(6-2n)H2O,但不能消除氧化铝

6、的损失。)7.拜尔法氧化铝的理论浸出率?根据霞石(硅渣)的分子组成可知,1kgSiO2要结合0.85kgAl2O3损失到赤泥中,氧化铝的理论溶出率:多数情况下,铝土矿高压溶出的脱硅产物的组成为Na2O.Al2O3.1.7SiO2.nH2O,这时1.0kgSiO2要结合1.0kgAl2O3损失到赤泥中,氧化铝的理论溶出率:11.拜尔法中加入氧化钙的作用?1)减少碱损(将水合铝硅酸钠转化为水合铝硅酸钙;将钛酸钠转化为钛酸钙);2)加速铝土矿的溶出过程。12.烧结后的熟料组成?熟料中除含有铝酸钠以外,

7、还含有铁酸钠(Na2O.Fe2O3)、硅酸二钙(2CaO.SiO2)、钛酸钙(CaO.TiO2)、Na2S、CaS、FeS等二价硫化物。13.烧结法中加入CaO的作用?1)消除硅和钛的影响2)减少碱损和铝损。14.烧结法中怎样减少或控制二次反应的发生?如何阻止硅酸二钙的溶解和石榴石的生成是控制铝损的关键。方法有:1)采用较低的溶出温度78~82oC;2)快速分离赤泥等;3)用调整液调整溶出液的苛性比为1.25左右,以减少溶液中苛性碱的浓度,使硅酸二钙的分解受到抑制;4)增加溶液中碳酸钠的浓度,使

8、Ca(OH)2与之生成碳酸钙。15.铝酸钠溶液脱硅的方法?常规高压一段脱硅(150~170℃)和加石灰深度二段脱硅,经二段脱硅,铝硅比可达1200以上。16.碳化过程中怎样减少SiO2和碳酸铝钠沉淀?减少SiO2沉淀:1)增加铝硅比2)加入氢氧化铝和进行深度脱硅,使碳分过程中进行无SiO2析出。减少碳酸铝钠沉淀:1)降低溶液中Na2C03的含量2)降低温度17.为什么要控制铝酸钠溶液的碳分率不能太高?为了控制Al(OH)3的纯度,铝酸钠的碳分率不能太高(85%)18.混联法原理及优缺点?混联法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