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ID:13094150

大小:3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_第1页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_第2页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_第3页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_第4页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编号:100328035(2001)0320005204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张燕,李翠先(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1)摘要:90年代以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预应力锚固技术、斜坡内部加固技术、地下排水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发与应用了多种创新性工程结构;引进和发展了欧洲式柔性拦截网和日本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格梁坡面防护技术。在防治技术上的这些突破与创新,使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创新;技术突破中图分类号:X43;TU7文献标识码:A111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发展概况我国崩塌、滑坡防治60~70年代主要采用削方1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概况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Π3以上,是世界减载、地表排水、桩或墙支挡等工程措施,其中桩、墙这类被动受力结构是主要的工程手段。80年代初引入了主动受力的预应力锚固技术,使崩塌、滑坡治理从单纯的被动抗塌、滑进入主动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新阶段,为崩塌、滑坡治理带来了新的抗塌、滑方法和结构。进入90年代,预应力锚固技

3、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型滑坡治理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更是大显身手,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开发与应用斜坡内部加固的多种新型灌浆技术;发展了垂直排水钻孔与深部水平排水隧道相结合的地下排水技术;引进和发展欧洲式柔性拦截网和日本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格梁坡面防护技术。112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发展概况60~70年代我国泥石流防治主要以公路、铁路泥石流防治为主,常采用单一的排导或拦挡措施对危险区进行保护。80年代中西部工程建设增多,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泥石流灾害不断发生。为此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

4、的重视,并促进铁路、公路、矿山及水利泥石流防治和泥石流综合治理。进入90年代,不仅在部门泥石流(铁路、公路、矿山及水利等)治理中完善与推广了拦挡和排导两种单一工程措施,还在城上山地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发育有特大型崩塌51处、滑坡140处、泥石流149处;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崩、滑、流发育强烈,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这些省(区)每年都会发生崩塌、滑坡、

5、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统计,80~90年代初,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300~400人死亡,经济损失100多亿元。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造成近1000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而且损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为1080人、失踪63人,受伤人员26709人,其中死亡人数较多的省份有陕西、贵州、四川、福建省,死亡人数分别为328、150、108、88人。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危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6、上,我国重点加强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优先抓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90年代以来,完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大、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如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收稿日期:2001206218;修回日期:2001207204作者简介:张燕(1960—),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探新性工程结构。度为10~30m,单根锚索的承载力多为数百kN。用于加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高边坡的预应力锚索最2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如上所述,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长为100m,单根锚索的承载力

7、为1000~6000kN。并正在尝试应用单根锚索承载力达到8000~10000kN的锚固技术。212预应力锚索与传统的抗滑桩结合形成新型抗滑结构预应力锚索在地质灾害治理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后,近几年又创新性地使其与抗滑桩相结合,形成新的抗滑结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使桩———预应力锚索组成一个联合受力体系,用锚索拉力平衡滑坡推力,改变了悬臂桩的被动受力机制,使桩的弯矩大大减少,从而大幅度地减少桩的横截面和埋置深度,达到了结构受力合理,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的目的。据资料介绍,与普通抗滑桩比,它可节省投资60%、混

8、凝土70%、钢材8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四川省宜宾翠屏山滑坡、南昆线八渡技术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最近10a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防治技术上的这些突破与创新,使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技术突破与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将预应力锚索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应力锚索技术因具有受力合理,施工灵活、快速,施工作业对岩土体干扰、影响小,地面作业安全、见效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