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度对蛋孵化程度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温度对皖西白鹅种蛋孵化率的影响2011310096刘佳筱2011级动科一班中图分类号:S8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1085(2006)12-0015-02家禽科学,PoultryScience,编辑部邮箱,2006年12期[给本刊投稿]【作者】杨涛;耿照玉;姜润深;张伶俐;张绍胜;岳理;【Author】YANGTao,GENGZha-oyu,JIANGRun-shen,ZHANGLing-li,ZHANGShao-sheng,YUELi(DepartmentofAnimalScience,AhhuiAgriculturalUniv
2、ersity,Hefei,Anhui230036)【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合肥230036;【摘要】选取存放4d的皖西白鹅种蛋5866枚,随机分为3组,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孵化温度。结果表明:第1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5.30%,第2组平均为74.25%,第3组平均为62.85%,第1组与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第3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与第1组、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更多还原【关键词】皖西白鹅;温度;受精蛋;孵化率;杨涛,耿照玉,姜润深,张伶俐,张
3、绍胜,岳理(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摘要:选取存放4d的皖西白鹅种蛋5866枚,随机分为3组,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孵化温度。结果表明:第1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5.30%,第2组平均为74.25%,第3组平均为62.85%,第1组与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第3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与第1组、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关键词:皖西白鹅;温度;受精蛋;孵化率皖西白鹅产于安徽省西部丘陵山区和河南固始一带,主要分布在六安、霍邱、寿县等地,为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也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属国家级
4、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皖西白鹅体型中等,体态高昂,颈细长呈弓形,胸部深广,背部宽平,前躯高抬。全身羽毛白色,头顶有橘黄色肉瘤,虹彩灰蓝色,嚎橙黄色,胫蹼橘黄色,有6%左右的鹅领下有咽袋。少数个体头顶后部有球形羽束的顶心毛。每年皖西白鹅羽绒的出口量约占我国羽绒出口总量的10%,居全国第1位。皖西白鹅平均蛋重142g,蛋壳平均厚为0.35mm。根据皖西白鹅种蛋的特点,孵化过程对温度要求较高,国内外学者对皖西白鹅的孵化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建立三种不同孵化温度,以比较不同温度对皖西白鹅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为皖西白鹅的人工孵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
5、.1种蛋供试种蛋来自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的皖西白鹅高产蛋品系种鹅群,共5866枚种蛋,蛋重为(142±20)g,种蛋保存期为4d。1.2设备孵化机由蚌埠市三江电子实业公司制造的微电脑控制系统电孵机3台,自制出雏摊床一个、照蛋器、发电机组和农用喷雾器等。1.3分组及温度设定把种蛋随机分成3组,采用四阶段变温孵化法。第1组1980枚种蛋,第1~8天38.4℃,第9~16天37.9℃,第17~26天37.5℃,第27~31天37.1℃;第2组2000枚种蛋,第1~8天38.2℃,第9~16天37.8℃,第17~26天37.4℃,第27~31天37.0℃;
6、第3组1886枚种蛋,第1~8天38.0℃,第9~16天37.5℃,第17~26天37.2℃,第27~31天37.0℃。1.4湿度、翻蛋与通风1~10天孵化湿度65%,11~25天孵化湿度70%,26~31天孵化湿度75%。1~7天自动翻蛋,每1.5h一次,角度90°。第8天以后自动翻蛋结合人工翻蛋,每天一次人工翻蛋,角度180°。第8天开始逐渐拉开进出气孔,孵化到18天以后要完全打开进出气孔,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1.5晾蛋、喷水、移盘及照蛋孵化16天以后每天晾蛋一次,23~25天每天晾蛋2次,结合调盘、喷水,每次10min;26~28天每天晾蛋喷
7、水3次,结合调盘,每次20min;29天移盘,从孵化箱移到摊床上,29~31天每天晾蛋喷水4次,每次20~30min。种蛋晾至用眼皮试蛋的大头微凉,小头微热即可,喷水温度32~35℃。第1次照蛋胚龄为8天(即起珠时),第2次照蛋胚龄为14天(即合拢时),第3次照蛋胚龄为24天(即封门时)。2结果与分析2.13组种蛋死胚情况比较孵化过程中不同孵化温度死胚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孵化过程中,第1组头照与第2组、第3组头照死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3组的二照、三照及31天的死胚率比第1组分别高1.85%、3.97%和6.02%。第3组比第2
8、组高1.89%、4.37%和5.01%;第3组二照的死胚率与第收稿日期:2006-11-22研究报道15家禽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