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

ID:13065096

大小:4.0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20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_第1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_第2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_第3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_第4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姓名:刘百成学号:118236班级:营销C111班时间:2014年4月20日 摘要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体现着一国的综合国力水平。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温室效应凸显的态势,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节能、环保、安全为终极目标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都积极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各国政府及汽车公司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最近几年汽车产量和销量都飞速增长,石油需求量快速增加,中国本是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导致了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急剧升高,并且逐渐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加重了污染的状况。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同时可以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成功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技术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在化境保护性、经济适用性、能源效用性、资源禀赋性、技术成熟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虽然有发展系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经验,但是往往需要极大的前期投入,中国受到自身国情限制,难以完全复制其发展方式。因此,中国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技术发展路线、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扶持政策,这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发展分析 目录第一章导言5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51.2分析方法6第二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62.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62.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6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8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9第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143.1政策背景143.2政策条件153.3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183.3.2研发补贴2009年至2011年美国能源部EERE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投入的相关经费193.3.3生产补贴20第四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214.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建议214.1.1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整车开发,创建自主品牌。214.1.2开发集成仿真技术平台,建立起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体系214.1.3成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联盟,建立先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体系214.1.4成立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联盟,构建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研发体系224.1.5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多方位的新能源汽车人才体系。224.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224.2.1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224.2.2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力度234.2.3以减税、免税为主,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234.2.4保障和扩宽资金来源,建立投资融资体系。23第五章案例5公司投资64亿新能源客车客车驶上快车道24第六章相关人士的正反中观点276.1正方观点;276.1.1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不多,前景广阔276.1.2研究方法多样化,挖掘空间较大276.2中方观点;296.3反方观点:306.3.1商业模式探索不足306.3.2生产激情欠奉306.3.3基础设施应受特别关注31第七章结语31i 表2-1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对比8表2-2国内主要锂电池生产厂商11表2-3201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标准12表2-4我国主要在售电动车列表13表2-5国内在售纯电动车主要特性对比15表3-1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18表3-2我国部分省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19表3-33-32009年—2011年美国能源部EERE项目氢燃料汽车发展计划经费(单位:千美元)21表3-4美国各州政府乙醇燃料补贴优惠政策22图2-1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三纵三横”)10图2-22011—2013年我国新能源销量变化走势13图2-32013年美国市场销量前十电动车排行15图5-1新能源客车26图6-1新能源汽车展31图6-2新能源汽车展31图6-3新能源汽车推广32图6-4国内外针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状况33图6-5国内11个主要汽车厂商拥有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专利总数对比33i 111第一章导言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能源领域无疑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热点。随着环境保护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国际原油供应的持续紧张,多数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资,以替代传统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功。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特别是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本田等主要汽车厂商根据本国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策略,成功研发了多款新能源概念车型和应用车型,其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己经投放市场,实现量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大致分为纯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s,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ElectricVehicles,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CellElectricVehicles,FCEV)、燃气汽车(GasVehicles,GV)、生物燃料汽车(BiologicalFuelVehicles,BFV)等类型。美国将新能源汽车研发重点放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同时推广生物燃料汽车的产业化,日本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技术最为先进,德国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方面都有独特技术,同时也努力推广生物燃料汽车产业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直到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360万辆,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产销更是双双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位置。但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增长率居高不下,汽车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消耗、大气污染、危害安全等方面问题。在我国,汽车对石油需求约占石油总需求量的35%,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按照目前的汽车普及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无论是石油产量还是石油进口量都将面临严重负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汽车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源头之一。鉴于此,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主题下,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1.1.2研究意义第29页共29页 111国务院调整汽车业振兴规划强调,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国务院此次审议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五项举措中,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成为仅次于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救市政策被再度提及。伴随着国内雾霾污染的加剧,政府及民众都已经认识到了雾霾污染的危害性,而新能源汽车几乎可以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甚至是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因此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也已经获得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将走上新的更快的轨道上来。1.2分析方法1.2.1比较分析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对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在能源效用性、经济适用性、环境保护性、技术成熟性等方面,比较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各种因素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优先顺序,应用范围和发展路线。1.2.2案例研究方法对美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政策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第二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2.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2.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大致可分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燃气汽车(GV)、生物燃料汽车(BFV)等类型。五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各不相同,综合性能对比如表2-1所示。表2-1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对比第29页共29页 111第29页共29页 111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八五”期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就把“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正式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九五”期间,我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科技部把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完成了纯电动汽车先导车的研制和全新纯电动轿车概念的开发,建成了我国电动汽车运行试验示范区。“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期间投入9.5亿元研发经费。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的国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确定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项整车技术(为“三纵”),以及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和控制单元系统以及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三项关键零部件技术(为“三横”)。专项采用总体组负责制,由整车企业牵头,关键零部件配合,产学研相结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同步研究,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研发体制,内容如图2-1所示。图2-1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三纵三横”)第29页共29页 111目前,我国锂电池的研发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是在加工制造、基础设备、基本材料商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电池厂商中,产业化做得最好有比亚迪、天津力神、深圳比克和东莞新能源。锂电池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中信国安盟固利、万向钱潮,咸阳威力克能源,张家港力天,如表2-2所示。表2-2国内主要锂电池生产厂商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国持续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至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达2198万辆,在该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其中,汽车达1.37亿辆。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升高。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至201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控制在61%以内,然而目前的数字正在逼近这一红线。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突破50%的警戒线;至2012年,该数据升至56.4%,2013年更是高达58.1%。第29页共29页 111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因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给予支持和鼓励。从2013年新能源补贴新政来看,其补贴金额标准如表2-3所示,中央将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最高补3.5万元,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用有地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表2-3201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标准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然而,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却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市场销量屈指可数,与国外差距较大。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销量才开始突破万辆,2013年也仅有1.76万辆,不足两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相对较多,为1.46万辆,因此,想要完成2015年累计50万辆的产销目标难度较大。第29页共29页 111图2-22011—2013年我国新能源销量变化走势与我国市场相比,全球产销第二大的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2013年其新能源汽车(定义与我国类似,含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销量共实现9.6万辆。其中,时下当红的特斯拉,在美销量就有1.87万辆,超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量。同时,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新车销量拉动,市场在售车型销量普遍偏低。由于近几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和扶持,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增多,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车型也增多,但总体而言依然很少。如今,进入工信部新能源车目录的国产车约十几款,品牌涉及到奇瑞、比亚迪、北汽、上汽、启辰、雪佛兰等等,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如表所示。表2-4我国主要在售电动车列表第29页共29页 111目前有公布销量(指批发量)数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奇瑞M1EV、比亚迪F3DM和E6、北汽E150EV、绅宝EV、众泰朗悦EV、雪佛兰沃蓝达、赛欧电动等,这些汽车去年销量均不超2000辆,其中,比亚迪EE6、F3DM销量相对较多,分别为1544辆和1005辆。第29页共29页 111图2-32013年美国市场销量前十电动车排行美国市场中,2013年销量前十电动车依次是通用汽车雪佛兰沃蓝达、日产聆风、特斯拉ModelS、丰田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福特C-MaxEnergi混合动力车、福特FusionEnergi混合动力车、福特福克斯纯电动车、丰田RAV4电动车、三菱i和SmartforTwo电动车。其中,前六车型销量均在六千辆以上,前三销量更是均超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量,特斯拉销量1.87万辆。从车型系能指标上来看,我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纵然有所差距,但实际差距并不显著。本文选取了几款在售的纯电动车——特斯拉、通用赛欧SPRINGO、比亚迪E6、荣威E50、北汽E150ev进行对比(如表2-5),比较发现:相比像特斯拉这样的豪车电动车,我国生产的电动车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设置、豪华功能的配置上要逊色不少,但也已经达到实用的程度,安全性也得到了严格的论证;而与通用这样的外资品牌普通电动车相比,国产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所用电池材料的安全性、充电时间,售后保固的年限,都相差不大。表2-5国内在售纯电动车主要特性对比第29页共29页 11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决节能、环保的问题,同时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要。这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技术划分,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正在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纯电动汽车技术大多处于起步期,只有铅酸蓄电池技术比较成熟,然而根据对电池的分析,已经排除了未来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可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起步期。另外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还存在这瓶颈,主要表现在专利技术,配套设施两个方面。综合来看,第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3.1政策背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推广迫在眉睫。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推广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实现50万辆的目标目前为止完成不到十分之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之路急待破局。  日前,2014海西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在厦门正式开幕,以“创新力·行动力”为主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论坛同期举行。政府负责人、车企代表及行业专家也普遍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亟须在政策导向、产品路线、商业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变革创新。第29页共29页 111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产业来说相关政策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面出台了较多扶持政策。2012年3月,科技部公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确立了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完善、深化与升级。随后不久,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称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此前几年间,有关部门还先后推动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的开展或施行。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所形成的合力,保持了较高的政策热度,从战略、技术、推广等多个层面推动产业成长,对车企的行动也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3.2政策条件政策条件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立法,则可以保护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保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如对厂商进行补贴,则可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厂商的成本;如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则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加快产业发展;如进行示范工程、宣传推广、政府采购,则可以扩张产业规模;如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标准制定和资金支持,则可以促进产业成熟,改善发展环境。3.2.1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我国政府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确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十二五规划草案》,到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汽车相关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要以自主品牌为基础,预计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要超过40%,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要超过50%,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比例的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实现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的转变。此外,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要超过10%,实现中国汽车产业从依靠内需市场转变为大规模走出国。从2009年至今,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规划,用以推动、规范和帮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2年3月,科技部公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第29页共29页 111专项规划》,确立了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完善、深化与升级。随后不久,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称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此前几年间,有关部门还先后推动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的开展或施行。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所形成的合力,保持了较高的政策热度,从战略、技术、推广等多个层面推动产业成长,对车企的行动也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表3-1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第29页共29页 1113.2.2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制定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我国部分省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如表所示。表3-2我国部分省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29页共29页 1113.3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3.3.1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比较完善,主要包括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政府采购和差别化的税收政策。2007年,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2007年能源促进和投资法案》(EnergyAdvancementandInvestmentAct,2007)和《2007年可再生燃料、消费者保护和能源效率法案》(RenewableFuel,CustomerProtectionandEnergyEfficiencyAct,2007)两项重要的法案。《2007年能源促进和投资法案》提出为鼓励清洁和可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美国政府将对石油企业征加税285亿美元,延长对生产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企业的生产税抵减期限至2013年,并且显著增加对生物燃料生产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激励第29页共29页 1113.3.2研发补贴2009年至2011年美国能源部EERE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投入的相关经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生产企业或者企业联盟是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和风险,因此,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补贴,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小布什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补贴,从2003年的9630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09亿美元,补贴总额高达12亿美元。2009年9月,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科技政策办公室和总统执行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法案》,明确提出财政拨款2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研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尽快生产出轻便、低价和高效的汽车电池,使美国电动汽车和生物燃料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表3-33-32009年—2011年美国能源部EERE项目氢燃料汽车发展计划经费(单位:千美元)资料来源:2011年美国国会年度财政预算(FiscalYear2011CongressionalBudget)[EB/OL]第29页共29页 1113.3.3生产补贴在美国联邦政府之外,为了促进新能源的燃料供应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美国各州对生产厂商,特别是燃料供应厂商,也推出了一系列生产补贴政策。以乙醇燃料为例,美国各州政府乙醇燃料生产补贴优惠政策表3-4美国各州政府乙醇燃料补贴优惠政策资料来源:美国乙醇协会年度出版报告STATUS2007[R].美国乙醇协会(AmericanCoalitionforEthanol,ACE)第29页共29页 111第四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4.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建议4.1.1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整车开发,创建自主品牌。我国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以及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开发;大力支持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包括城市轻型纯电动汽车、纯电动乘用车和城市电动中型巴士。对于符合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准入条件的整车产品,国家将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再进一步加大和深化对外合作的基础上,我国的合资公司要打造整车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建立整车开发平台和开发流程,突破整车集成设计、动力总成设计、新能源汽车集成测试技术、机电耦合、能量回收等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综合性能方面,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动力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燃油消耗量要有所下降4.1.2开发集成仿真技术平台,建立起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体系我国应该大力开发基于动力平台硬件在内的集成仿真技术平台,包括纯电动汽车动力平台匹配计算技术及系统、纯电动汽车多领域仿真技术及系统、动力平台硬件在环测试技术及系统。通过该平台应用,提高动力平台的能源效率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支持开发出高性能的动力电池组、电机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同时,我国要系统的建立轻量化车身技术体系,包括结构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掌握轻量化底盘、车架以及覆盖件的设计技术、材料工艺以及核心装备,全面建立系列化、标准化底盘以及可拆卸动力电池包的设计及制造技术;通过平台应用,减轻整车重量,并确保开发车型的安全性。4.1.3成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联盟,建立先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体系目前动力电池在安全性、一致性、性能、寿命、成本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为了攻克这些制约动力电池规模应用和产业化的技术难点,可以由我国政府主导组织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技术联盟组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联盟,最终实现锂离子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核心生产设备与检测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第29页共29页 111在技术攻关的同时,我国要建立起先进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平台,重点开展以新体系、新材料为主的前瞻性基础研究,以及以新结构、新工艺为主的应用技术研究,积极开展下一代新兴动力电池,并取得核心知识产权。4.1.4成立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联盟,构建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研发体系驱动电机的发展主流趋势是发展永磁电机。为了掌握先进技术,我国政府应该主导组织成立驱动电机联盟,切实掌握永磁电机以及驱动器的核心技术,开发出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的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也是我国的弱项,政府应该主导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技术联盟,突破整车通讯集成、动力总成、电磁兼容以及高燕安全等关键技术,获得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系列化的整车控制产品。在整车控制系统的框架之下,依托我国现有优势资源分别建立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系统、智能充电系统的研发试验平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具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核心模块开发能力,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力总成系统。4.1.5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多方位的新能源汽车人才体系。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人才紧缺,在人才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方案,以引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利用我国高等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大力培养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弥补人才缺口。4.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从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金融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阶段、试运营阶段和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阶段,强大的金融扶持和优惠政策给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新能源汽车试运营阶段,减免税收和补贴政策有利于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市场体系;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阶段,税收优惠和汽车信贷等金融政策使新能源汽车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高速发展和普及。4.2.1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第29页共29页 11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不成熟,还未形成具有规模的产业链条。而且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本高,难度大,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资金基础和研发能力较弱,因此政府的财政补贴就必须为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中央财政可以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商提供直接的生产补贴,对试点城市购买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价格补贴。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技术外溢和规模经济等因素,依据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差价,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实施价格补贴,推动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促进汽车厂商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4.2.2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目前我国公务用车数量极多,每年费用消耗也非常大。政府每年汽车采购的速度稳步递增,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也较高,但是我国政府主要采购的汽车多为大排量汽车。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公务车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清洁能源型汽车和节能环保型汽车应该优先列入政府新购公务车的采购范畴。政府应该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把新能源公交客车和出租车汽车以及商用汽车优先列入其采购清单。4.2.3以减税、免税为主,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整体税率偏高,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政府应该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新能源汽车厂商当年新增所得税,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以此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提供税收优惠。我国政府应该降低小排气量汽车的税率,提升大排气量汽车的税率,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地新能源汽车实施零税率,以实现现行的消费税率的合理调整,帮助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我国政府还应该完善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特定税种的使用,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新注册的普通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车船税,免征新注册的纯的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船税等。4.2.4保障和扩宽资金来源,建立投资融资体系。第29页共29页 111在传统汽车的产业投资方面,我国一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优质厂商进行投资,以快速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除了直接引进优质资产注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还应该鼓励新能源汽车厂商扩宽融资渠道,开展市场直接融资。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样厂商也可以通过建立汽车产业基金会以及境外投资者共同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吸纳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国家也可以建立汽车产业银行,为汽车产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如将汽车销售贷款融资、国际融资、发行汽车金融债券等整合到产业银行中去。此外,在金融政策方面,提倡建立以投资实体和政府信用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开放性金融信贷体系,扩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来源。第五章案例5公司投资64亿新能源客车客车驶上快车道图5-1新能源客车在政府主导性采购的支撑下,新能源客车率先打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缺口。证券时报记者梳理A股6家客车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报发现,“新能源”成为年报中的高频词。除了亚星客车[0.30%资金研报]外,5家客车企业7个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共计投资超过64亿元,国内新能源客车已经驶上快车道。车企豪掷64亿抢市场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5家客车上市公司,共有7个关于新能源的在建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超过64亿元。今年3月份,金龙汽车[3.10%资金第29页共29页 111研报]计划以1.77亿元投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金龙汽车将新增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为主的城市公交、公路客运、特种客车等各类客车年总生产能力6000辆。金龙汽车表示,2014年公司将重点加大新能源客车的开发力度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另外,以往只聚焦于轿车领域的广汽集团[1.32%资金研报],也将与比亚迪[-0.25%资金研报]合作投产新能源客车项目,试图分羹广东市场。据了解,广汽集团将与比亚迪合资成立新能源客车公司,其中广汽集团占股49%,比亚迪占股51%,主要研发电动公交客车。上述新能源客车建设项目将选址增城市,项目总投资高达30亿元。据悉,广汽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的新能源客车将于今年年底投放市场。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与比亚迪联合,主要是看中广东市场,到2015年广东将投入5.5万辆新能源客车。其中,广州计划到2015年投入1万辆新能源客车。目前,广汽集团和比亚迪正与广州供电部门进行协商,积极解决充电系统的问题。另外,新能源客车的放量将使上下游产业受益。松芝股份[-2.05%资金研报]是生产大中客车空调的企业,新能源电动空调将带来公司利润增量与利润率提升。民生证券认为,电动空调在技术上要求更高,售价是传统客车空调的2倍以上,而毛利率较传统空调有5%左右的提升。今年前两月,松芝股份新能源电动空调销量已超去年全年,预计2014年全年销售电动空调达6000台。松芝股份工作人员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空调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预期增幅会超过行业增长,目前主要配套比亚迪和中通客车[0.48%资金研报]。”在2013年末,中通客车与松芝股份出资设立空调公司,以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生产成本。政府采购逐年增多。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主要依赖于公共交通。对比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目前私人市场的发展是失败的,甚至在未来几年都难以看到希望,而公共领域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口。第29页共29页 1112013年,国务院决定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有40个城市或区域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而上述40个城市或区域将背负硬性任务。到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万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其中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客车的比例不低于30%。钟师表示:“示范城市在公交领域的采购就足以撑起新能源客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首先在公交车使用,可以集中管理,而充电等环节也都更加可控和方便。”目前各省市的公交招标采购结果显示,很多城市新能源公交的占比已经达到50%,例如南京和青岛。这将推动新能源客车的政府主导型购买需求释放。中银国际证券认为,预计2014年~2016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分别为2.5万辆、3.5万辆、5万辆。中国电池网董事长于清教则更加乐观。“按照第一第二批新能源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申报的数量来看,我认为今年在公交车领域会有大幅提升,不出意外的话推广量可突破4万辆,是前几年的总和。”于清教说。另外,全国大范围淘汰黄标车也将促进新能源客车的销量。根据环保部的要求,2015年年底前需淘汰2005年之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年年底前淘汰全部黄标车。以京津冀地区为例,2014年将淘汰黄标车高达54万辆。成本下降助力客车推广以往,新能源客车的价格高企是制约推广的主因。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规模化生产,包括电池在内的零部件成本不断下降,这将大大减少政府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新能源客车的进一步普及。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客车售价较高,例如比亚迪的纯电动客车K9的售价在200万元以上,而其它品牌的新能源客车也在150万元以上。而在前几年的推广过程中,一台纯电动客车的电池成本就高达100万元,占到整车成本的60%以上。于清教以锂电池为例表示,锂电池的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预计今年四大材料平均降幅在15%~20%左右。同样,锂电池也处于价格下调中,估计今年降幅在20%左右,“锂电池价格下降是好事,可以降低锂电池生产制造成本,体现更高的性价比,同时反过来促进市场应用和消费。目前,纯电动车市场消费处于曲高和寡的局面。只有电池和整车价格降下来,新能源车的春天才真正到来,而电池的容量、一致性、安全性、性价比都有待提高。”于清教说。中银国际证券预计,未来新能源客车的系统成本在目前的基础上仍将保持第29页共29页 11110%左右的年均下降幅度。预计到2016年,即使新能源客车政府补贴再度下调,部分优势企业也能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打开市场空间。第六章相关人士的正反中观点6.1正方观点;6.1.1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不多,前景广阔针对国内学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关注度不高的现实,该领域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其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关注度也会有很大提升。6.1.2研究方法多样化,挖掘空间较大国内外针对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有辨别地迁移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中,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多样化,可挖掘的空间较大。通过选读百余篇相关文献,发现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研判技术创新效率的主流方法,运用文献聚合分析法、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选取几个典型的指标来定量研判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地、产商的技术创新效率;此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属于微观经济体,可获得的数据较少,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利用案例分析法深度研究几个典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第29页共29页 111图6-1新能源汽车展图6-2新能源汽车展第29页共29页 111图6-3新能源汽车推广6.2中方观点;为什么从2009年至今.各级财政都对高速的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但市场仍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而低速电动车仅在河北山东等省区的保有量现在就已经达到30万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府支持的没市场.有市场的政府不支持。为什么有些汽车企业销售纯电动车多年而市场始终起不来?首先.他们的销售模式和思路是错误的.怎么可以将电动车产品放在4S店里和传统车一起卖?按这种销售模式.同类产品中电动车的价格肯定高于燃油车.消费者会做比较.价格比传统车高,用起来又不如传统车方便.我为什么还要选择电动车?其次.这些车企生产的高速纯电动车必须要有工信部的目录.上牌.各种附加税等手续更为复杂.原本不高的出厂价到卖给消费者时也巳上涨。而低速电动车可以像家电一样销售出去.不涉及上牌.各种税费.甚至不需要驾照。——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虹航上汽荣威公关总监汤跃进向记者打了一个比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前景看好,但现阶段“仍是在隧道里前行”。这既是新兴产业成长的必然阶段,也与其现阶段仍然存在的问题有关。第29页共29页 111图6-4国内外针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状况图6-5国内11个主要汽车厂商拥有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专利总数对比6.3反方观点:6.3.1商业模式探索不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压力及雄心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小.就全球而言.中国政府支持的力度也是最大的.但是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除了我们制定的目标很大以外,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探索过于草率.不够量化.没有形成一个各方均能满意的结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6.3.2生产激情欠奉做纯电动车的公司热情较高.比如特斯拉.因为他们只有一个产品.做不成公司就会关门.,第29页共29页 111所以他们非常热情,我认为国内的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的推广.其实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成本不行.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传统汽车公司的激情还不够因为他们不觉得那是生跟死的问题.只是是否必须的问题。政府层面也要加大推进力度.要求更高则企业会把进程加快.对传统产品的淘汰速度也会更快.新能源车的推广随之更快.这就看政府的力度把握和调节作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6.3.3基础设施应受特别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次推广工作应特别关注的事项。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好的创新做法.例如:规定新建小区的停车场必须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要求.利用城市的小块间隙土地建设小型充电站.少占土地建设高层停车充电塔等。我与一些参加调研的专家建议国家应尽早制定有关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的指导原则。——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贾新光则总结分析说,目前仍有“三座大山”压在新能源汽车身上,首先是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还有浪大的提升空间;其次是产销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是市场认同仍然很低,消费者购买动力不足。第七章结语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和出租车行业推广使用,人们都十分关注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够大量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2010年6月1日第29页共29页 111,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而在重庆市,该市颁布的《购置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办法及流程(试行)》规定,重庆市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享受4.29万元补贴,针对个人补贴的数量为100辆,购置新能源汽车享受补贴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12]此外,国家电网方面已经在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城市建设电动车充电站试点,并将在近期内完成27个城市的建设试点工作,一年内拟建75座公用充电站、6209个交流充电桩,并建设部分电池更换站。这些措施都将助推新能源汽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普通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IvanHodac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全面推广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预测到2020年,使用可替代能源车辆的比率将达到10%左右”。[13]另据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量的15%,剩下85%汽车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14]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第29页共29页 参考文献:[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Z].2005-2009.[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9.[3]杨海霞.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机遇[J].中国投资,2008,(9).[4]郑明桥.新能源汽车正“驶入”百姓生活[N].经济日报,2009-02-13.[5]潘建亮.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分析[J].汽车工业研宄,2010,(3).[6]陈清泰.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机遇[J].中国发展评论,2009,11(4).[7]卡洛斯•戈恩.新能源汽车时代己经到来[J].商务周刊,2010,(1).[8刘浩远上财年丰田普锐斯居日本新车销量排行榜榜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407/c_1220164.htm.[9]沈欣.普锐斯月销量仅50台,混合动力车在华遭遇尴尬[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auto/auto-yj/news/2009/05-19/1697778.shtml,2009-05-19.[10]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2009,(8).[11]王毅.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8,(10).[12]豪彦.新能源汽车“十三城千辆”示范运行的进展[J].汽车与配件,2010,(3).[13]宁文祥.全面推行新能源汽车需要时间——访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IvanHodac[J].专用汽车,2010,(2).[14]陈柳钦.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节能与环保,2010,(12):46-48.[15]艾民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11):146-149.[16]陈柳钦.美日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程师,2010,(10):22-25.[17]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中国市场,2010,(20):84-93.[18]刘颖.美国《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案》分析及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借鉴[J].能源与环境,2007,(5):26-28.[19]洪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格政策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10):11-14.[20]房照增.欧洲新能源政策梗概[J].中国煤炭,2007,33(4),76-77.[21]孙庆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2010,(12):101[22]兰凤崇.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促进政策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6.[23]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第29页共29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