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16446
大小:5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0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研究、幸福、走起”,既是我校2018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词,也是全体师生共同践行德馨课堂“353”教学模式的常态化工作。为更好地总结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知行合一,全面提升“353”德馨课堂研究质量打造“353”德馨课堂,我们努力践行五大行动要求,导向上全力关注课堂,行动上全力深入课堂,培训上全力重心下移课堂,舆论上全力宣传课堂,制度上全力保障课堂。一切工作围绕“353”德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努力促成教师专业成长。
2、(一)以“353”德馨课堂为主阵地,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近两年,我校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的原则,致力于德馨课堂“353”教学模式的常态化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再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探索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上学期德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继续以精准解读教材为根基,以德馨思想和方法为引领,扎实组本教研集体备课和磨课活动,打造团队精神,优化课前小研究和课后作业布置,以日常检测和评比为载体,透过现象查找不足,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推进课堂教学的
3、改革。1.校长亲自进课堂,进驻各年级组坐阵指导课堂教学,指导年级组磨课。2.校长、分管校长、执行校长推门课、预约指导课已成为常态。3.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以赛促训,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课前小研究”激活每位学生的思维为了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更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我校开始推进前置性学习的探索和研究。从目前实行的效果来看,课前小研究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攻破难点,掌握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小研究实施初,由于教师们对课前小研究的理解存在
4、差异,没有成型的经验可循,在实操过程中还存在着疑虑和困惑,有些老师将课前小研究理解成了之前所谓的预习作业,不仅没取得好效果,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4月11日,学校组织了“课前小研究”交流活动,王满仓校长就老师们的疑惑做了精彩的解答和细致的指导。王校长指出:课前小研究要体现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遵循“根本、简单、开放”的原则,内容尽量少而精,难易适中,就学生的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课前小研究的结果要进行展示、指导和评价。王校长还强调:教学中一定要避免让学生呆读死记,大量做练习题来提高
5、成绩,思维才是真正的“王牌”,人生多一些思考,生活中才会少一些盲目,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前置性研究”激活每个人的思维,课上才能激发、唤醒学生的学习力,从而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指导,老师们对课前小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目标更明确了,方法也有了改进,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组本教研:在“同课同构”中构出共赢共成长本学期,我校邀请国家特级教师李卫东三次到校对老师们进行了教材解读和如何备课的培训,并和我校教师进行了“同
6、课同构”课例展示。通过同课同构和面对面交流,老师们发现了自己日常教学中问题所在的根源,决定接下来从认真学习课标和解读教材着手,认真备课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我校语文学科各年级组还开展了“同课同构”教学磨课活动,王满仓校长和王海林副校长都亲自进课堂,进各年级组坐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及时对课堂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症培训,实现研训一体。通过磨课,将教师个人的教研行为变为了团队成员的群体研讨,将一次性的听课、评课变为了持续跟进的教学研究。在专家和王校长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
7、,在大家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认识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磨课成为了组本教研的常态,优化了教学设计,力争每节课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得当,评价立即专业,并形成了专家指导备课——专家和本校老师同课同构——专家评课指导——年级组教师二次研课——校长二次指导——年级组内每位老师以同一篇教案上课——校长三次指导的磨课体系。(四)小组合作学习为德馨课堂增添无限魅力本着要把小组合作发挥到极致,让小组合作无处不在的理念引领下,我们的学生学习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互动的多了,对话交流多了,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
8、中去了,学会了反思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变成了有声的思维,能和组员探讨困惑的问题,提高了思考力和判断力,并学会了梳理归纳总结,评价学习的结果。(五)以“优化作业布置”为切入口,全面落实“减负、增效、提质”为了减少无效作业,减轻机械作业负担,严格要求老师要拥有专属题库,落实分层作业模式,及时反馈教学成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