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

ID:13013602

大小:4.9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_第1页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_第2页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_第3页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_第4页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蛟龙”号三大尖端技术:可用水下声波传输图片2011年08月15日12:21来源:南方日报图表:“蛟龙”5000米载人深潜海试成功新华社记者高微冯琦编制北京时间7月26日,在东北太平洋的阳光照耀下,“蛟龙”号猛然浮出水面。就在数小时前,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5000米以下深海,继美、法、俄、日之后,中国载人深潜器历史性地跻身“世界深海俱乐部”。“蛟龙”号外形像是一条大白鲨,有着白色圆滚滚的身体,橙色的脑袋,身后的X形稳定翼就如同鱼尾巴。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深水鱼,科研人员以中国神话传说“蛟龙闹海”为其命名,希望它能在深海弄出大动静。不过,“蛟龙”号可不仅是一项顶尖技术那

2、么简单。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指出,“中国计划以一台载人潜水器深潜太平洋,这将使它在一场勘探世界大洋最深处可能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竞赛中超越美国。”事实上,从国内外的热烈反响来看,一条高科技的“蛟龙”正让黄土地的中国人重新审视自身的深海战略,深蓝之梦或将就此拉开。专家揭秘三大技术突破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本报特邀“蛟龙”号研发人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王晓辉解析有关技术。图表:蛟龙号第三次深海探秘新华社记者秦迎编制“蛟龙”号可稳稳“定住”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

3、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王晓辉介绍说,“蛟龙”号现在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后,“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这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尽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动定高功能可以让“蛟龙”号轻而易举地在复杂环境中航行,避免出现碰撞;自动定深功能,可以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固定距离。更为令人称奇的是,“蛟龙”号还能悬停定位。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

4、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确地“悬停”令人称道。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深海通信靠“声”不靠“电磁”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与母船保持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这一技术需要解决多项难题,比如水声传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7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

5、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上加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李杨洋摄来源:人民网据悉,“蛟龙”号上装载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发,能够适时传输语音、文字和图片,这是国外绝大多数载人深潜器所没有的。世界深潜器最大容量电池之一“蛟龙”号在深海要生存近十个小时,还要不停运动和作业,但又不能携带太重的燃料,因此能源供给是个大难题。“蛟龙”号搭载了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电量超过110千瓦时,这也是目前

6、国际潜水器上最大容量的电池之一,“蛟龙”号可以有更长的水下工作时间和更多的仪器运作。目前,日本的潜水器蓄电池为86千瓦时,法国、美国均为50多千瓦时,只有俄罗斯的深潜器可以与之媲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机械手臂。李杨洋摄来源:人民网国外部分载人深潜器采用银锌蓄电池,但国内尚未应用过。银锌蓄电池采用充油的方式放在蓄电池箱内,减轻了“蛟龙”号的重量。在高压环境下,大容量电池供电时可能产生一定量氢气,威胁“蛟龙”号安全。为此,“蛟龙”号同时选用了两个不同厂家进行产品试验,再进行改进,最终将析气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堪比“上天”承压数百倍于“神舟”飞船195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

7、系毕业后,徐芑南长期从事潜艇研发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创造性地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无人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向阳红9号”吊放“蛟龙号”深潜器(资料图)10年之后的2002年,中国大洋协会正式牵头攻关7000米载人深潜器,已经退休6年的徐芑南受邀出山,担任总设计师,领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等全国50多所单位开展集体攻关。接受媒体采访时,徐芑南生动地描绘道,“我的脑海中,经常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的潜航员驾驶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潜器,带着科学家在大洋深处航行,带回各种矿物资源、前所未见的物种,造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潜入大洋谈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