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09442
大小:3.7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0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师用书:第4课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2.4规定的“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的要求。●课标解读本课标要求识记物质的含义、劳动的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体会及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从本质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世界观。●落实策略通过点拨启示、内化深思、巩固基础知识等
2、环节,利用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情境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践和改善学习策略,积极地把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并在情景分析中落实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提高学习能力,体现学以致用。(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逐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早已成为千古绝唱。我们的世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们只能听从神灵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些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和回答,便成为人们在实
3、践和认识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方式二:情景导入漫画《自然的报复》告诉我们:掠夺式的利用资源,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具有物质性?整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教学地位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等理论知识的初步认知。本课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课上合作探究,课后巩固等环节深化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①看教材28~30页“自然界的物质性”,完成知识1填空及辅助
4、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2.①看教材30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完成知识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地位。⇒步骤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注①⇒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世界的物质性”,互动方式可以利用探究问题由浅入深地实施。注②⇓步骤6: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内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内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根据时间引导进行“课外生活感悟”、让学生处理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步骤5: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题组训练”1、
5、2、3、4,巩固探究成果。然后根据背景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解决方式、方法和结果。最后,根据“当堂双基达标”设计变式练习,学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评价。⇐步骤4:教师通过释疑解惑或对知识外引内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注①:建议教师对【课前自主导学】中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注②:建议教师除已有“题组训练”和“探究问题”之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和问题提出方式,让学生设置一些变式习题和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识记物质的定义。2
6、.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重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难点:1.物质的定义。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
7、体的物质形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