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

ID:13007379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_第1页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_第2页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_第3页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小常识作者:办公室 时间:2011-5-12一、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法》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第123号令结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102号令进行了修订)二、调味品(一)定义在饮食、烹调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二)调味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及易出现的问题1、标签标识应具备的内容或要素(1)名称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

2、(2)净含量、规格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①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示例:净含量450g,或净含量450克等。②法定计量单位:a、液态食品,用体积L(l)(升)、mL(ml)(毫升);b、固态食品,用质量g(克),kg(千克);c、半固态或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均可。③净含量应当与食品名称排在食品包装的同一展示版面。④规格:《食品安全法》要求标注。而GB7718中规定是同一预包装内如果含有相互独立的几件相同的预包装食品时,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食品的数量或件数(如××

3、个*××克,××克*××包,××粒等),不包括大包装内非单件销售最小包装,如小块糖果。(3)成分或配料表①各种配料是按照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递减顺序排列。②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如食品添加剂:甜蜜素、苯甲酸钠、日落黄等。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如调味品中添加增味剂L-丙氨酸,标示L-丙氨酸或增味剂均可。(4)生产日期、保质期①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年代号一般应

4、标示4位数字;难以标示4位数字的小包装食品,可以标示2位数字。②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③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保质期的标示:如“最好在……之前食用”;“……之前最佳”;“……之前食用最佳”“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最佳……”;“保质期(至)……”;“保质期××个月(××日(天),×年)”④可以附加标示保存期。保存期(推

5、荐的最后食用日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在此日期之后,预包装食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不宜再食用。保存期的标示:如“在……之前食用”;“此日期前食用……”,“保存期(至)……”;“保存期××个月(××日(天),×年)”等(5)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6)产品标准代号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企业执行的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QB)、地方标准(DB)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Q/)的代号和顺序号。(7)贮存条件食品安全法要求标示该项内容。G

6、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时,应标示食品的特定贮藏条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贮存条件…”。(8)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见(3)②。(9)生产许可证编号。调味品中已实施发证的几类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QS号)中间四位数字为产品类别编号,分别为:酱油:QS****0301****食醋:QS****0302****味精:QS****0304****鸡精调味料:QS****0305

7、****酱类:QS****0306****(主要包括甜面酱、黄酱、豆瓣酱等)调味料产品:QS****0307****(主要包括①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各种风味汤料、酱油粉以及各种香辛料粉)②半固体调味料(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等各种非发酵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等复合调味酱;油辣椒、火锅调料(底料和蘸料)等;③液体调味料: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④食用调味油: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10)法律、法规或者食

8、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进口的预包装调味品应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还应载明调味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2、标签查验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条款名称、成分或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和生产许可证号。3、标签标识特殊规定(1)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