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

ID:1299173

大小:10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09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家族由若干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联结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尔雅·释亲》即把由同一高祖父传下的四代子孙称为宗族,实际上有些宗族还可包括更多的世代。家族和宗族密不可分,有时甚至合二为一。所以,我国古代的家族制度与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要了解古代的家族制度,必须首先对宗法制度有所认识。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

2、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它的具体内容在有关西周、春秋社会情况的文献记载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其起源则可追溯到更远的世代。   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在父系氏族社会,世系以父系计算,父家长支配着家族成员,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私有财产也产生了。父家长死后,他的权力和财产需要有人继承,于是习惯上就会规定一定的继承程序,而一代代父家长生前的权威在其死后仍然使人敬畏,子孙们幻想得到他们亡灵的庇护,于是又产生了对男性祖先的崇拜

3、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祭祀祖先的仪式。凡此种种,都为宗法制度的萌芽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它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   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后世国王的权力,但这一职位是由各部落首长协商推选的,这就是“禅让”。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把禅让的官天下变成传子的家天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从此,如《礼记·礼运》所说,“大人世及以为礼”(以子继父为世,以弟继兄为及),王位世袭成为制度。夏王朝的世系可以

4、明白地追述,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两次是弟继兄位,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其余都是子继父位。《礼运》所说的“大人”,不仅指王,也包括大小奴隶主贵族在内。自夏王以下,各级奴隶主贵族都是“世及以为礼”,这种世袭统治权的确立可以说与宗法制度的形成互为因果。   在确定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地位继承秩序的同时,又规定这种特权地位的继承人应该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把部分权力和财产分配给宗族中的其他成员。古史记载,夏王中康失国,其子相曾奔依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斟灌氏、斟寻氏当即夏王宗族,他们被

5、封为诸侯,既分享到部分统治权,又承担为夏王效力的义务。其他奴隶主贵族在其宗族内部,也当有类似的区别尊卑等级并明确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办法。   确定继统秩序和在宗族内部依血缘关系区分尊卑亲疏、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者相辅相成,是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与此相适应,为了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祖先崇拜被推进到新的高度。从文字学上看,宗族、宗法的“宗”,是个会意字。《说文·宀部》:“宗,尊祖庙也。”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T则表示祖先的神主牌位。宗的本义就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亦即祖庙、宗庙。《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

6、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郑玄注:“世室者,宗庙也。”不管夏王的宗庙是否真的称为世室,夏王之有宗庙,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都城遗址中,发现了一处大型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总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四周为廊庑式建筑,中为庭院和殿堂,其平面布局与后世的宗庙十分相似。经专家研究论定,这一宫殿基址是夏代宗庙建筑遗存。(1)宗庙祭祀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由宗族中地位最高的成员主持。同一宗族的人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宗庙,共同的姓氏,共同的墓地,同受宗法制度的约束。   到了商代,宗法制度更趋严密。近代学者王国维认

7、为“殷(商)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立子立嫡之制“实自周公定之”,由于区分嫡庶,从而产生宗法制度。他的结论是商代以前无宗法,宗法制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都是在西周之初制定的。(2)这种看法曾经颇有影响,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现多数学者已不再信从。夏代文献不足征,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对初期的宗法制度,我们只能作大致的勾勒。商代则不同,殷墟卜辞的发现为研究商史提供了一大批第一手的资料。利用卜辞和其他考古发掘所得资料,联系文献记载,我们对宗法制度在商代的存在

8、和发展,可以作出比较明确的描述。   商代存在着宗族组织应无疑义。卜辞屡见“王族”、“多子族”、“三族”、“五族”等名称。多子族与王族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就是王族的分支。商代作战,把族作为用兵的单位,卜辞中提到动员军队,即常见“三族”、“五族”等用语。在作为贵族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