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8143
大小:2.5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9
《高一月考地理试题(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题。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2010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幕。寿光蔬菜每年交易量约40亿吨,市场面向全国的
2、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此回答4~5题。4.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A.热量B.光照C.地形D.水源5.寿光蔬菜得以到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B.过硬的产品质量10C.便捷的交通运输D.完善的市场体系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8题。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乳畜业B.乙—种植园农业C.丙—现代旱作谷物农业D.丁—大牧场畜牧业7.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
3、程量大C.投入劳动力多D.受市场影响大8.丙农业地域类型区若采用大水漫灌,则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酸化D.土壤盐渍化下图是三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9~10题。9.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传统稻作农业B.现代混合农业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10.与b、c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地区分别是( )10A.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B.四川盆地、美国中央大平原C.澳大利亚大自留盆地、中国东北平原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
4、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11—12题。1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1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读右图,回答13-14题:13.与模式一到模式四相对应的工业依次是A.电视机装配厂、纺织厂、印刷厂、食品厂B.炼铝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C.精密仪表厂、面包厂、水产品加工厂、制鞋厂D.核电厂、啤酒厂、普通服装厂、水果罐头厂14.在我国一些下岗工人较多的中小城市,目前注重发展
5、的工业部门应是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15.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如钢铁工业区位最终指向港口,主要是因为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16~17题。16.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管理经验B.资金10C.科技D.廉价劳动力17.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共用基础设施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C.加强协作,
6、促进交流D.靠近原料产地18.据“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可知,影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原料、动力、劳动力B.市场、交通、政策C.动力、劳动力、市场D.原料、动力、市场19.读下面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厂,工厂排序与图相符的是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7、。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0-21题:20.该厂产品可能是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21.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22~23题。1022.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煤炭B.交通C.铁矿石D.市场23.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加强各企业之间联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