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74780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一、填空。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细节更多。2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边缘 薄 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5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7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8(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
2、种多样的。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2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3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5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6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__公转___。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2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3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4宇宙
3、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5(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的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2处理垃圾的方式有(填埋)、(焚烧)等。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5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6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7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4、8(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1. 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 0.2或五分之一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3.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 可回收垃圾 、 不可回收垃圾 、 厨余垃圾 类。4. 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 垃圾 ,喷水相当于 下雨 。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 星座 。8.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北斗 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
5、名的 北极 星。9.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时称为 朔月 ,十五时称 望月 。11、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它是由两块( 凸透镜 )组合而成的。1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 和 月海 。13、在太阳系的 8大 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 海王星 ,最近的是 水星 ,最大的是 木星 ,最小的是 金星 。从内到外排列第三的行星是 地球 。14、度量宇宙中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光年 ,它是指光在一年 中所行的路程。17、地球大气层中的 ( 臭氧)是 ( 地球)保护
6、伞。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22、有一种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形态和大小而且还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叫( 质变 )。23、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的最好方法是在这种物质中加( 碘酒 ),如果变成了( 蓝 )色,说明这种物质中含的淀粉。24、美丽的烟花,当它燃烧、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25、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视野)。2、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4、土壤里的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
7、)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6、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保护伞。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9、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10、(阳光)(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1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12、世界上最早研制并使用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14、固体垃圾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