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7076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浅析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对于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的展望。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状发展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探讨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发展策略,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1.1职业大学兴起阶段(1980~1990年) 20世纪80年代初,
2、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1.2多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兴起阶段(1990~1998年)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职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即“三改一补”的高职教育基本方针。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
3、1.3高职院校蓬勃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年开始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迅速增长为主要标志,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教育部将原有的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合称为“高职高专教育”进行统筹,以形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合力。 2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2.1发展的基本理念 2.1.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理念 立足于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
4、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也正在为全社会逐步认可和接受。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需的能力,高职教育已成为一种谋生教育。 2.1.2以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理念 高职人才培养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3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
5、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1.3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理念 专业设置逐步从“条件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只要有岗位需求,就可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同等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等,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2.2发展的几种基本模式 2.2.1办学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呈现出多元办学的格局。主要有国家举办、个人举办、企业举办等,其中还有国有民营、股份制、
6、集团化等多种模式。 2.2.2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2+厂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此外还有能力本位型、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等模式。辽宁科技学院广泛采取“2+1”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供不应求。 2.2.3教学基本模式 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有:教学做融合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岗位标准合一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教学模式、“讲、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等。为了突出应用性,还有不少学校采取“项目——达标”教学模式、“情景——互动”教学模式、“认知一思辨”教学模式等
7、等。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做出了相应改革,打破了一张考卷“定乾坤”的传统做法。 3发展策略研究 3.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在全方位强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了勾勒新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蓝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2以能力为本位,深化产学合作 国际流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打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因此,高职教育应该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
8、、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