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答题技巧初中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

ID:129648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9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_第1页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_第2页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_第3页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说答题技巧初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题型:•   1、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    2、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3、能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作出分析;•   4、理解并能表述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理解标题的作用及内涵。•   6、读懂小说的内涵,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并能结合主题谈感受;一、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所以说人物、环境和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二、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

2、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三、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四、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五、1分析某处情节的作用: ① 结构:为……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入高潮或转折照应前文情节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 内容:环境描写的作用 手法+表现或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或塑造了人物形象 手法+揭示(

3、表现、突出)……(物) +有利于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结局: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构上:陡生波澜,耐人回味   内容上:与前文伏笔照应,深化主旨 ② 令人伤感的结局:更好的深化主题;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耐人寻味;给人以欣慰喜悦之感;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心理预期,引起共鸣。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进行艺术再创造 3鉴赏文章情节: ①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 ②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突出主题    ③一三人称变换便于叙事和抒情④铺垫和首尾呼应是使小说结构紧凑严密

4、  ⑤线索设置,象征……,引人入胜 二、分析人物形象 1答题模式: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注意地位)。列举事例说明。 或者是 ……..(事件),说明…….2人物刻画的作用:手法+作用 手法( 正面描写:肖像、行动、细节、语言、心理 和侧面描写:景物衬托,人物烘托,人物反衬(显示两方面完全相反的内容,但都要说) 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烘托)了……的人物形象       表现或揭示主题为下文做铺垫等在故事情节上的作用 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三、 环境描写 ㈠自然环境: ①点名时令,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②渲染故事气氛

5、,奠定感情基调        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 ㈡社会环境:①交代人或活动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小说主题 暗示小说结局四、 主题(意蕴) ①歌颂…… ②讽刺…… ③ 寄托……希望 ④ 合理拓展广度和深度 五、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人称、顺序、描写方式 ②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③结构安排:铺垫和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结构严谨,完整匀称 ④语言特色: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想象)           ▲作用:人物形象、情节、主题、读者(例:欲扬先抑:对

6、比,表现人物,揭示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坑影响 六、探究 1线索的作用(或题目的作用) 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 ②对人物形象、主题、情节上的作用 2小说的主人公: ①贯穿始终 ②矛盾冲突的中心 ③与小说主题相关 ⑤ 可不止一人 2次要形象的作用: 结构上:详略主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策划,文献所得贯串,过度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内容上: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 对主要形象的彰显作用:通过对比衬托类比,突出主要形象 ㈥分析作品结构 ㈦作用类(内容、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文首的作用:文末: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7、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写作对象什么特点,,深化主旨,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㈦探究文本意蕴(从文章中挖取信息) 表层含义:直接,浅显 情感取向:赞扬,批判,肯定……(多角度多方面) 个人感悟:对事情的看法或对我们的启示 对比现实:批判呵护与 修辞方法:比喻,本体喻体;一语双关(标题常用) 表现手法:象征 从个人到群体,从个人到与之相关的人 ▲ 标题的意蕴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二、标题含意答题思路1、在理解题目

8、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例子:《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