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

ID:12963298

大小:1.7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_第1页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_第2页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_第3页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_第4页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员贺斌: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版“华西村”与他的总设计师刘治富——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发展纪实二十年村官,披荆斩棘,硬是将一个无区位优势、无外力支撑的偏僻山村,变成一富强和谐幸福的深山桃源。起初,在外人看来,他弃商从仕另有所图,因此怀疑和污蔑过他。甚至促使县纪委介入,后终将事情查的水落石出,结局就是一个为民谋福祉的村官浮出水面,成为一方知名的榜样。而诋毁过他的同邻,最后在事实的折服下,负荆请罪杯酒释怀成为挚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官,以一己之力凝聚千余人心,聚力谋富强,实现了全村经济模式的多次重要转型。如今,全村已找到了符合村情村貌的发展道路,而他为全村人描绘的幸福蓝图,也正逐一实现。三堰淌村,全国文

2、明村示范样板。一个迅速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山村,正在湖北的中部地区悄然崛起。一个湖北版“华西村”,已雏形初具。这个传奇的缔造者勤俭低调艰苦朴素,依然奋斗在路上……他的名字就叫刘治富。突围之路“三大困境”阻隔发展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位于有“荆州屋脊”之称的鄂西南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山地型传统农业区,无区位优势、无外力支撑,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其辖区面积8.6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24户,1188人。长期以来,这里山高路险、贫穷落后、观念僵化,三大困境阻隔地区发展。村级经济几乎为零,人均收入不足百元。这种境况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如何摆脱贫穷?选择什么样的途径?

3、谁来带头?谁来承担失败后的后果?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所有三堰淌人的面前。1976年,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复原回乡不久。当兵的岁月,让他看到了外边世界的精彩,也看到了故乡一成不变的贫穷。他渴望家乡富足美丽被外人称赞,让外人羡慕。但他也苦于自己的力量太小,不可能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改善家乡的环境和村里人的生活。他苦苦思考,他认为只有一样东西能改变大伙的命运,那就是智慧。三堰淌虽然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但没人想到去开采。村民们已习惯守着800亩挂坡地、7000亩灌木林过贫苦的日子。此时,年纪尚轻的刘治富,获悉煤炭消息后,激动万分,一道光芒闪过头顶。他要找的道路,似乎找到了,即“掘金煤矿

4、”。很快,刘治富将想法和村里沟通了下。期间,有不屑一顾的声音,也有走一步看一步的盘算者,但更多的是渴望富裕、穷怕了的,想跟着刘治富破釜沉舟干一会事业的有志者。于是,在极端渴望摆脱贫穷,改善村貌,走向富足的追求下,刘治富大胆带领全村开始创办煤炭企业,并率先在尖岩河挖出“乌金”。慢慢地,全村人在集体经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观念也开始受到冲击发生急剧的变化。再以后的十余年间,村集体经济出现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在高峰期,各类村办企业达到几十家,年产值数千万元。由此,三堰淌村发家致富的第一个“翻身仗”,即集体经营煤矿宣布成功。一个偏远落后村的富裕“凯歌”,由此奏

5、响!(图片说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在接受中央媒体专访。新闻评论员贺斌/摄)转型之路“三大布局”齐路并进从1977年开办小煤窑到1997年建成年产5万吨的村办煤矿,再到2003年外出宜昌、恩施地区谋发展,三堰淌村始终没有偏离“深山掘金”的资源型发展道路。目前,全村还有3家煤矿企业,年产值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资源的枯竭,村里衍生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道路开裂等逐渐频发。面对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再不想出路就只能坐吃山空。为此,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带领村“两委”班子决定及时转型。经过长时间的外出考察,先后到日本、台湾、东盟以及内地众多发达地域汲取营养,还要请专

6、家进行“会诊”,结合三堰淌的实际村情,最终设计制定出“对外山中开矿藏,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养殖猪羊”的发展战略,力促全村形成在外矿业和在内林木、养殖业互促共生的格局。2003年,刘治富带领村党总支、村委会制定出“借地生财,再造空间”的新发展思路。他们利用本村成熟的矿山管理经验、技术力量和资本积累,组织14位党员,网络251户村民融资入股近4000万元,到恩施、宜昌地区独资兴办了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两大煤矿目前都已成长为当地最大的资源型企业,每年产煤超过20万吨,产值超过亿元,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此外,又和福建、巴东开发商组建了金富矿业公司,兴办了7家煤矿。加上两家独

7、资煤矿,9家煤矿每年可为村级经济增加千万元以上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村里成立了煤炭开发营销协会,制定了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的长期规划,确保村级年收入递增率达到20%以上。(图片说明:刘治富正在介绍刘家场镇三堰淌村的建设情况。新闻评论员贺斌/摄)在大力改善环境方面,为了让因发展经济而伤痕累累的三堰淌村开出“文明之花”,刘治富带领全村开展了一场再造秀美山川的“文明之战”。一是构筑全覆盖生态屏障,封山造林。全村现造林地已达4000多亩,绿化率达90%以上。同时,村里投资500多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