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54498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9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简述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地经济学简答题第一章简述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P4一、位置固定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就地利用土地。二、面积有限性,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三、质量差异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与布局,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四、功能永久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了客观要求与可能。1.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P5一、供给的稀缺性。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一系列土地问题的产生,譬如地租、地价猛涨和土地投机泛滥。二、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时一定要进行详细
2、勘察,做出长期周密的土地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更。三、报酬递减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增加投入时,必须寻找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适合度,确定适当的投资强度,并不断改进技术以便提高利用效益,防止报酬递减现象的出现。四、利用后果的社会性,要求任何国家都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的规划管理、监督和调控。第二章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措施。P31一、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使制定的规划有法律保障。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全国各类土地的利用方向、结构和改良措施,使之既能满足农业需要,又能提供非农业场所。三、改革完善土地使用制,实行
3、土地有偿使用,建立规范的土地使用权市场。四、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防止耕地流失。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P34一、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即首先要要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坚持资本集约与劳动集约型相结合,又必须保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努力扩大耕地。)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要求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分工。除种植最适宜的作物之外,同时要尽可能的各类农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经济效益。)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五、开发利用与合理保
4、护相结合。(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第三章简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阶段分析。P46-55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阶段分析:在第一阶段,平均报酬处于递增状态,从而增加劳动投入能带来总报酬更大比例的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停止投入是不合理的,继续劳动投人将使得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二阶段:平均报酬等于边际报酬之后到边际报酬等于零之前为第二阶段。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是合理的,但具体选择多少变动要素
5、(比如劳动),还要取决于农产品价格和投入要素价格。第三阶段:边际报酬为零,总报酬达到最大之后为第三阶段。在此阶段,投入劳动的边际报酬和生产弹性均为负数,而且平均报酬继续递减,总报酬也趋于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继续投入是不合理的。第四章简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P61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从经济实质上看,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极差地租简述土地合理配置的原则。一、地域分异原则,首先考虑区域内土地的自然特性,优先满
6、足农业用地的特殊要求。二、区位利用原则,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区位利用效益高的土地面积更有限,因此要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用途,以提高利用的经济效益。三、生态系统平衡原则,要遵循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平衡原则,结合土地资源的区位利用,确定其不同经济用途。四、系统综合原则,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综合体。集聚效益就是这种系统的功能体现。简述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P79一、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位置差异在利用中会形成较大的级差收益,直接影响经营效果。二、利用途径的多样性。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更为复杂,利用途径更加多样。三、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
7、较小的限制作用。单位面积土地可以吸收巨大的投资,价值城市土地利用技术方式发展迅猛,劳动资金的利用集约度所受限制较小。四、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的畅通性,直接影响着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五、改变土地用途代价巨大。土地投资与使用价值一般呈正相关,投资量越大,改变其使用价值困难性就越大。第五章简述土地内部规模经济的来源。P101一、、单个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二、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包括:(1)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进行分工协作;(2)大规模生产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3)大规模生产为充分利用产
8、品生产的互补性创造条件三、企业规模的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