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

ID:12951836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1页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2页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3页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4页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下科学概念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色组成。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

2、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因为(放大镜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5、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3、晶体)。8、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9、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10、制造晶体的方法:1.(减少水分);2.(降低温度)。1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1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微观世界)。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

4、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4、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5、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6、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

5、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9、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0、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小生物。21、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②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上展平;③用盖玻片倾斜盖到标本上;④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碘酒给标本染色。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

6、)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22、微生物装片的制作步骤:①先取少量脱脂棉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②在棉纤维上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放棉纤维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活动)。2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和团藻)等。24、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

7、(放大到1500倍,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放大到200万倍,能看到更小的细菌、病毒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到3亿倍,能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5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2、物质是(变化)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分别说出加热白糖实验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开始固体的白糖在加热后变成液体状的糖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变深直到变成黑炭状,气味由无味到闻到焦味,这些现象属于化学变化)。8、(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糖类所以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