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ID:1292364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_第1页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_第2页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_第3页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1剪力墙布置原则(1)剪力墙的位置: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

2、,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少复杂形状转折。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2)剪力墙的间距: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3)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

3、要求所控制的;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按《高规》附录D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故稳定性一般会满足;此时剪力墙墙厚主要由构造与施工要求控制。建筑物高度在百米以下时剪力墙厚度一般取200~300mm(3)剪力墙的墙肢长度:剪力墙墙肢长度不能太短,否则就短肢(4-8倍),不能太长(大于8m),受弯后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较大,墙体的配筋容易拉断。故我们控制剪力墙的墙肢长度大

4、于厚度的8倍一点点,比如200墙;取1650墙肢长度,300墙取2450墙肢长度就行,但整个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一般不要超过4m,当墙的长度很长时,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两段长度较小的墙段。用以分割墙段的洞口上可设置约束弯矩较小的弱连梁(其跨高比一般宜大于6)。剪力墙翼缘的尺寸要求:墙肢旁边为门垛时,门垛与墙肢合为整体。门窗边离墙肢距离较近时(<200mm),墙肢作适当加长,做至门窗边。墙肢翼缘尺寸宜≥500mm。(短肢剪力墙定义详高规7.1.8)(4)剪力墙的数量:与结构体型、高度等有关。从抗震性考虑,增加剪力墙数量,虽然

5、结构抗侧力的能力提高,同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也加大,材料用量增大,二者不一定是成正比。因此,可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及结构自重,只需满足侧向变形的限值即可,剪力墙轴压比基本接近。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当不能判断时,可控制第一振型下一般剪力墙底部地震剪力不应小于总剪力的50%。2梁板布置原则(1)对高层住宅,荷载一般不大,楼板绝大多数均为构造配筋,板厚就决定了楼板用钢量的大小,所以楼板厚度一般按挠度、裂缝及板内设备穿管的最低要求取值,不必过厚。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

6、:LO(短跨)≤2.9m,h=90mm;LO=2.9~3.9m,h=100mm;LO=4.0~4.4m,h=110㎜;LO=4.5~4.8m,h=120㎜;LO=4.9~5.2m,h=130㎜阳台:h=90屋面板:h≥120㎜,屋面板负筋拉通筋应优先用Φ10@200或Φ10@180(HRB335),板面通长钢筋不足时,板支座处另设计附加钢筋,施工图中应注明贯通钢筋与附加支座钢筋应间隔错开布置;(2)楼层梁布置时,应保证梁具有简单明确的传力路径,避免多重次梁、多次传力的情况。剪力墙结构中的梁经济跨度一般在3.0~5.0m之间

7、;(3)若非刚度及连接一字形墙的需要,不宜设置高连梁;(4)建筑的洞口顶可设置后浇过梁,再砌梁上填充墙;(5)较小跨度(3.6m以内)的板上有隔墙或开有洞口时,墙位置或洞口边可不设置梁,可在板内设置加强筋的方式予以解决.(6)梁截面一般按如下规定取:外墙梁:200(250)×600内墙框梁:200(250)×400~600内墙小梁:200×300~400阳台挑梁和边梁:200×400(受力较大处,不影响立面处可加大)100厚小隔墙下梁:150×300~3503剪力墙结构分析流程(1)试算分析以一个标准层为基准,建立一个初步

8、的结构模型,根据层数及层高进行简单组装,不考虑地震作用及配筋情况下(计算速度快)求出各楼层墙肢轴压比,以符合“剪力墙轴压比基本接近”的要求;比较计算轴压比及规范规定的轴压比限值,调整墙肢的长度、宽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对模型进行修改,此次修改将形成多个标准层,,分析计算结果中的周期比、位移比、层间位移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