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0511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摘要】: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国际事务历来高度重视,已经把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基于这一背景,对碳生产率的研究成为当前低碳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碳生产率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测算方法。为了使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传承性,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碳生产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充分考虑
2、到工业部门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了中国工业部门。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第2章对生产率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从不同发展阶段稀缺性对象会不断改变的角度,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生产率和碳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时,引出了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章将碳生产
3、率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推导出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本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等投入要素的配置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此来考察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第5章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测度,并对规模经济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层次挖掘了规模经济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第6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及技术进步的分类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此来判断技术进步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第
4、7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1)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所测度的碳生产率指数值相比传统意义下的单要素的碳生产率指数值要低,这意味着单要素的碳生产率指数确实高估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投入要素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指数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的增长情况。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的碳生产率指数同时呈现出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2)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素配置比例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的
5、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煤炭资源配置比例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的变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素向碳生产率相对较高行业的再配置是形成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指数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重要原因;降低煤炭资源消费比例是提高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碳生产率的一条重要途径。(3)中国工业部门整体上表现出规模不经济性,行政垄断造成的外部规模不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而行业内规模效益的提高所反映的内部规模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4)中国工业部门整体上存
6、在技术进步,且技术进步是非体现的中性技术进步和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部门产权结构,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提高装备制造水平等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继承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工业部门的特点,充分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探讨:(1)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将碳生产率看做要素生产率的一种(即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投入要素),以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理论为基础,对中国
7、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2)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进行了测度,与传统的单要素的碳生产率相比,本文的测度结果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增长情况;(3)在碳生产率测度过程中,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更能突出碳生产率的特点;(4)分别从资源配置、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5)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资源配置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学位授予
8、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424;F205;F224【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1绪论14-231.1研究背景及意义14-171.1.1研究背景14-161.1.2研究意义16-171.2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