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ID:12883326

大小:147.1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19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_第1页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_第2页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_第3页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_第4页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基础知识相关知识概念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计划免疫种类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概念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提高易感者的特异免疫力。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一)计划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抗原,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其免疫效果维持时间长。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易感者相应的抗体,使之获得免疫力。其抗病力维持时间短,只能作为暂时预防和治疗。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二)计划免

2、疫程序是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有严格的操作程序,不能随意更改。为提高婴幼儿免疫水平,必须按照接种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如果过多地注射疫苗,反而会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出现免疫“麻痹”计划免疫种类疫苗多是用病菌、病毒或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经过杀灭或减毒处理,有一定的毒性,接种后可引起一些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则发生休克。大多数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引起严重的反应,但有一部分婴幼儿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出现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痒、痛;全身反应,如发热、头晕及过敏性皮疹、晕针等。接种前观察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给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前必须全面观察婴幼儿身体的健康

3、状况。如果婴幼儿身体不适,暂时不要进行接种。待婴幼儿身体恢复后,再主动与保健部门联系补种疫苗。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婴幼儿发热时不要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思想工作,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接种前要做好婴幼儿的思想工作,消除婴幼儿的紧张心理。接种后2—3天避免距离活动。注意婴幼儿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苗接种月龄或年龄接种剂次备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卡介苗出生时1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2剂次间隔不少于28天百白破疫苗3、4、5、18-

4、24月龄42剂次间隔不少于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麻风疫苗8月龄1麻腮风疫苗18-24月龄1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6周岁22剂次间隔不少于3年第1剂与A群第2剂不少于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6周岁41、2剂次间隔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24-30月龄22剂次间隔不少于6个月主要内容疫苗疫苗免疫程序特殊情况下的免疫接种疫苗接种禁忌症疫苗(一)什么是疫苗?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条例》中所规定的,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

5、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二)疫苗的分类按性质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按剂型分-液体、冻干疫苗按成份分-普通、提纯疫苗按含吸附剂分-吸附、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分-注射、口服、喷雾、划痕用疫苗疫苗(三)减毒活疫苗接种类似于1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疫苗病毒(或细菌)可以在受种者体内复制(生长繁殖)具有接种剂量小、针次少、效果好的优点疫苗(四)灭活疫苗需多次接种,接种第2或第3剂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滴度随着时间下降,因此,需定期加强接种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6、如在婴儿期或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后)它在体内不能复制,可以用于免疫缺陷者疫苗(五)组分疫苗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有流脑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基因重组疫苗合成疫苗核酸疫苗疫苗(六)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口服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常用第二类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注射用脊灰疫苗、狂犬病疫苗、7价/23价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霍乱疫苗……免疫程序(一)免疫程序的含义免疫程序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免疫程序(二

7、)制定免疫程序的原则实效性和可行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应以最合适的初始免疫年龄,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合理的针次间隔时间,使其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目的易于实施,易于接受免疫程序(三)接种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产生IgM,不产生IgG免疫程序(四)接种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